〔記者孫義方台中報導〕拈花惹草真的具有療效!臺中榮總與臺中農改場合作,創新傳統農作勞動,將園藝治療並引入花草手工藝創作,帶領病友「拈花惹草」提升自我照顧、手部操作和人際關係。經過十二週的訓練,二十四名病友除在症狀、角色功能、自我照顧能力和動作協調都有顯著進步,更有兩名病友順利求職重返職場,相關研究成果已發表國際期刊分享。
精神部周元華主任表示,思覺失調症是精神科重大疾病之一,在國內的盛行率約為千分之六,中榮近五年已收治超過七千名患者。患者在急性發作時常出現幻覺、妄想等症狀,即使經過藥物治療,仍可能留下動作緩慢、無活力及社會功能障礙等症狀。因此,除了急性期的藥物治療外,長期復健治療更是不可或缺。
中榮去年與臺中農改場簽署合作協議書,創新開創運用園藝治療模式治療思覺失調症患者。臨床觀察發現,病友因病及藥物副作用,導致手部精細動作比較遲緩,而精細動作訓練與就業能力有關。在與農改場專家討論後,打造每週一次、每次一個半小時的園藝課程。
農改場副場長蕭政弘說,查閱文獻顯示療養院慢性精神病患處於自然環境,透過對植物的照顧及收穫物的利用,可以改善生、心理狀態。因此農改場與中榮合作,期盼透過適當的藥物治療及輔助療法,患者有機會回歸正常生活、找回生活重心、重建社會連結,為家庭與自己開創嶄新人生。更期待以中榮精神部的合作模式,開啟醫療機構攜手農業部各改良場擴大園藝療育服務範圍。
課程設計跳脫傳統框架,讓病友透過團體討論規劃作品,運用花草素材進行創作,並學習分享個人設計理念。精神部坦言,病友們原本就積極度不足,又誤以為園藝就是在太陽下挖土種花,對課程顯得意興闌珊,但隨著課程推展,不僅積極參與課堂討論,更會在返家後與家人分享作品,甚至主動詢問下次課程內容,充分展現學習熱忱。
劉柏伸醫師解釋,思覺失調患者普遍予人死氣沉沉、放空、無精打采的印象,這類症狀往往難以透過藥物改善,若放任不理,也可能導致幻覺、妄想等症狀。現在園藝輔助療法成效佳,盼更多病友及其家人支持。病友則分享,園藝創作讓心情變得愉悅,過程中不但學習到豐富的園藝知識,完成作品更帶來成就感與藝術氣息。
周元華說,這項創新治療模式未來不僅會持續應用於思覺失調症患者的康復,更計畫擴展至雙向情緒障礙、重度憂鬱症等其他精神疾病的治療領域,期待能將此模式標準化,成為精神疾病重要的輔助治療選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