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天帝教天極行宮「春祈禮」 龍抬頭述鰲峰山「玉靈泉」故事

財團法人天帝教天極行宮二日舉行「春祈禮」,以祈風調雨順、五穀豐收。(記者孫義方攝)

〔記者孫義方台中報導〕財團法人天帝教天極行宮自民國九十五年(丙戌年)開始春祈禮活動,迄今已經二十年,春祈禮是源自於天帝教首任首席使者涵靜老人及其夫人在大陸老家耕樂堂的傳統,也是中華文化二月二「龍抬頭」的習俗。

「春祈秋報」乃是中華以農立國之文化傳統,社會大眾於開春節氣同祈風調雨順、五穀豐收,入秋時節則是感恩豐收之報,二月二「龍抬頭」代表著一元復始、萬象更新,從此收起過年放逸的身心勤勉的工作、讀書。在此人間邁入工商業為主要民生經濟活動之時代,農林漁牧之生產工具大量使用科技文明,但厚生利物之思想仍是不忘本之精神,重建生活中民康樸實之禮俗,意㝢惜福、感恩、知足之教化。實值推廣。

天極行宮舉辦春祈禮還有一個很特別的意義。因為天極行宮位處鰲峰山上,水源困擾,附近較低的地方亦需八百尺深以上才會出水,工程遇到困難。經首任首席使者天帝教師尊涵靜老人指示,請東海龍王引導水源,在不妨礙工程進行之處隨處開鑿水井都可以有水。

鑿井工程於七十一年十月十七日午時舉行開鑿動土典禮,十一月二十日開始挖鑿,工程進行至七十二年一月二日,午夜地震,神龍顯化,震開岩層,引水入山,一月三日鑿至三百二十尺時,已得水源。但鑿井越深費用越多,商人未告知已出水,仍繼續挖鑿,直至三百八十尺深時鑽頭突然卡住拔不出來,再裝上一支新鑽頭還是卡住,現在水井中仍有此兩支鑽頭。據聞出水時,泉水噴發,有神異之光,水色清冽味甘,靈氣籠罩,於同年一月二十九日全部工程完竣,賜名玉靈泉。

台中市民政局長吳世瑋(前排左一)出席天帝教天極行宮「春祈禮」,以祈風調雨順、五穀豐收。(記者孫義方攝)

「二月二龍抬頭」台灣習俗「頭牙」節慶,正值驚蟄前後,驚蟄之時,龍王興雲佈雨,春雷啟動,萬物復甦。台中市民政局長吳世瑋二日也出席春祈禮儀式,天帝教表示,春祈禮的文化意涵由外而內,深入民心,「二月二,龍抬頭」,大地回春,萬物生。這一天,是陽氣生發的好時機,也是告別冬天、迎接春天的重要節點。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