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中榮總婦女醫學部醫師謝筱芸說明,透過超音波可見子宮肌腺症患者的子宮有血管增生情形。(記者孫義方攝)
〔記者孫義方台中報導〕「子宮腺肌症」影響女性健康的重要疾病,據統計,台灣約百分之十至十五的育齡女性受此病困擾,主要症狀包括嚴重經痛、月經異常、大量出血,甚至影響日常生活與工作。
台中四十四歲的林姓婦人,三十九歲時連續一百多天異常大量出血,因劇烈經痛就醫確診為子宮腺肌症,賀爾蒙藥物治療導致體重增加五公斤、經常頭痛,導致她須另外再吃止痛藥減輕不適。病程持續讓子宮不斷增厚如懷孕三個月大,臺中榮總婦女醫學部謝筱芸醫師以微波消融手術,術後林女終於擺脫經痛,更甩脫對賀爾蒙藥物的依賴。

婦女醫學部醫師謝筱芸(右)向患者林女解釋子宮腺肌症。(記者孫義方攝)
林女說,自己和經痛奮戰五年,為了控制病況必須每天服藥,若不慎忘記吃藥,生理週期一旦開始,就只能等週期結束,約一個多月才能完全不經痛及止血,嚴重時還須打止痛針及頻繁更換生理用品,非常困擾。經手術後不用吃藥,也不再有經痛困擾。透過超音波檢查,她的子宮體積從術前的一百三十六立方公分恢復至七十二立方公分,接近正常子宮五十至六十立方公分大小,效果顯著。

中榮婦女醫學部醫師謝筱芸(右)以微波消融手術為林女治療子宮腺肌症。(記者孫義方攝)
謝筱芸醫生說,傳統治療方式以賀爾蒙藥物控制,嚴重者則需接受子宮切除手術,但許多女性即使痛苦難耐,也不想輕易摘除子宮。微波消融手術則是在腹部開二至三個小孔,透過高頻微波能量,精準加熱病灶部位,使異常組織凝固壞死。若手術過程中發現腸沾黏或卵巢問題,醫師也能同步處理,有效降低腸穿孔等併發症風險。

中榮婦女醫學部醫師謝筱芸(左)以微波消融手術為患者治療子宮腺肌症。(記者孫義方攝)
謝筱芸說明,手術時間短僅需一至兩小時,術中出血量極少,患者通常二十四小時即可出院,一週後便能恢復正常工作。最重要的是,這項手術保留了子宮,又能讓患者擺脫賀爾蒙藥物治療,不過若子宮因病症增厚太多就不適用,且因保留子宮,就可能有復發的可能。她建議患者應根據個人病情與需求,與醫療團隊進行充分溝通後,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中榮婦女醫學部分享以微波消融手術為病患治療子宮腺肌症成果,提醒民眾不要忽視生理期疼痛問題。(記者孫義方攝)
目前臺中榮總已為七名子宮腺肌症患者成功使用微波消融手術,而微波消融手術亦可治療子宮肌瘤,幫助更多女性擺脫經痛困擾,且對於希望避免子宮切除的患者來說是可行的選擇,不僅保留子宮,同時減少術後併發症,擁有更好的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