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正明醫師(右一)與楊耀坤醫師(左一)於達文西機器手臂手術中共同合作。(記者孫義方攝)
〔記者孫義方台中報導〕「再先進的設備,也需要豐富經驗的醫師妥善運用,才能真正為病人帶來幫助。」光田綜合醫院特聘中山附醫一般外科暨達文西微創手術中心主任—彭正明醫師,近日成功為一名五十二歲患有B肝的葉姓男患者執行「達文西肝臟切除結合射頻消融術」。手術中,彭醫師依據腫瘤位置與病灶條件,靈活調整手術策略,採取患部切除合併邊緣燒灼治療,兼顧腫瘤清除的完整性與患者的安全,展現高度的臨場判斷與技術整合能力。

腫瘤位於肝臟第八區,手術視野受限,是外科手術中技術要求極高的區域。(記者孫義方攝)
葉男曾接受左肝葉切除,此次於右肝第八區發現約二點五公分腫瘤。第八區位於肝臟最深、最靠近橫膈膜的角落,手術視野受限、操作空間狹小,加上周邊血管密集,稍有誤差即可能出現出血或併發症,是外科手術中技術要求極高的區域。
手術由彭正明醫師主導,結合一般外科楊耀坤醫師與手術團隊合作完成。彭正明醫師術中靈活評估與調整策略,搭配達文西系統穩定的視野與機械手臂操作優勢,大幅降低傷口與出血風險,葉男於術後四天出院,後續門診追蹤復原情況良好。彭正明說,達文西肝臟切除結合射頻消融術屬高難度術式,國內具執行經驗的醫師仍屬少數。國內目前僅部分醫學中心與大型區域醫院。具備相關技術與設備。此次將該術式靈活應用於臨床個案,展現外科經驗與判斷力,也體現「高科技輔助手術的目的,不在於炫技,而在真正為病人帶來幫助」,才是智慧醫療的核心價值。

彭正明醫師為病人進行達文西肝臟切除結合射頻消融術。(記者孫義方攝)
達文西機器手臂具備高靈活度與穩定性,可協助醫師精準切除腫瘤、降低手術傷口與出血量,提升整體手術安全性。射頻消融則透過熱能燒灼腫瘤組織,減少對周圍正常肝臟的破壞,並縮短恢復時間。一般外科楊耀坤醫師說,這兩種術式皆為近年備受關注的微創治療選擇,特別適合肝功能較弱,或無法承受傳統大範圍切除的患者。對於病況穩定、腫瘤位置合適的個案,能同時兼顧清除效果與術後恢復,有助於降低整體治療風險。

手術由彭正明醫師(右二)主導,結合光田綜合醫院一般外科楊耀坤醫師(左三)與手術團隊合。(記者孫義方攝)
彭正明醫師說,慢性B型肝炎患者即使無症狀,也可能在體內悄悄發展病變。建議定期進行肝功能抽血與腹部超音波檢查,特別是有肝病家族史者,更應每半年追蹤一次,才能早發現、早治療。光田醫院也將持續強化肝病衛教與篩檢推廣,協助民眾提升健康意識,把握黃金治療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