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八妙齡女遭愛犬吻咬掉唇肉 黃金六小時豐醫跨科修復臉部

外科醫師陳明澤表示,為加速組織修復,採用「PRP(自體血小板血漿)增生療法」,利用濃縮血小板中的生長因子促進傷口癒合。(記者孫義方攝)

〔記者孫義方台中報導〕台中從事行銷工作二十八歲的胡女,日前在家與愛犬互動時,因犬隻情緒突變,竟撲咬她的臉部,造成嘴邊皮膚與肌肉撕裂缺損、血流如注,家屬連忙將她送往豐原醫院急救,經外科與皮膚科團隊合作下,順利完成緊急修復,成功保住她的臉部線條與笑容,也恢復正常飲食與工作生活。豐原醫院外科醫師陳明澤表示,狗咬傷並非小擦傷,若延誤就醫,恐導致皮膚壞死、毀容、蜂窩組織炎或永久疤痕,嚴重甚至需手術清創。

陳明澤醫師指出,胡女抵達急診時,右臉頰外側約四公分長、深達肌層的撕裂傷,伴隨皮膚缺損與犬齒穿透痕,傷口邊緣不整,團隊立即啟動急救流程,進行大量沖洗、清創、去除壞死汙染組織、局部止血、靜脈抗生素預防感染及施打破傷風疫苗,考量傷口深度與臉部張力特性,採用美容縫合法重建形態。

皮膚科主任吳育欣表示,臉部咬傷後常留下嚴重的不規則疤痕及色素沉澱,為患者安排肉毒桿菌素注射及雷射治療,並搭配使用抗疤凝膠。(記者孫義方攝)

陳明澤醫師進一步表示,為加速組織修復,採用「PRP(自體血小板血漿)增生療法」,利用濃縮血小板中的生長因子促進傷口癒合。他解釋,PRP能刺激細胞增生與膠原蛋白再生,提升修復速度,是咬傷重建的重要輔助方式,患者後續亦接受高壓氧治療,促進組織氧合,有效減少腫脹、疼痛與感染機率。

皮膚科主任吳育欣表示,臉部咬傷後常留下嚴重的不規則疤痕及色素沉澱,因此術後治療同樣關鍵,並建議越早介入越好,此次為患者安排肉毒桿菌素注射及雷射治療,並搭配使用抗疤凝膠,他進一步說明,肉毒桿菌素可降低受傷後局部皮膚張力,避免傷口張力過大導致疤痕惡化;雷射治療則可破壞疤痕組織、刺激正常膠原蛋白再生,達到修飾並減少疤痕組織產生效果,目前患者皮膚再生情況良好,僅需定期追蹤。

胡女嘴唇搶救修復前後對照圖。(記者孫義方攝)

外科陳明澤醫師呼籲,臉部、手部、生殖器等高風險部位遭狗咬,一定要立即就醫,並於黃金六小時內完成清創、給藥與評估縫合,可大幅降低感染風險並保留外觀功能。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