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岳文/海南報導】3月31日上午,記者在海南省文昌市錦山鎮羅豆居的一片田地裏看到,村民正忙著採摘辣椒。“我們複耕撂荒的鹽鹼地種辣椒,今年行情好,目前銷售額已有200萬元。”種植大戶陳煥武高興地說。“錦山鎮9300多畝撂荒地已全部複耕。其中以‘公司+農戶’模式發展的2600多畝特色種植業,成效十分顯著。”錦山鎮鎮長林學華滿面笑容。
陳煥武告訴記者,錦山鎮羅豆居曾受颱風“威馬遜”影響,因海水倒灌至土地鹽鹼化而撂荒。近年來,鎮委鎮政府開展鹽鹼地治理,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產業,數千畝撂荒地全部複耕。
陳煥武介紹,這片辣椒地有500多畝,最多時一天需用工100多人,對於當地村民而言,盤活這片撂荒地,他們至少多出兩份收益:一份出租土地的租金,一份務工的工資。
在一片綠油油的水稻田裏。羅豆居東陽村村民小組長馮壯正在鋤草,他將田地半年自己耕種水稻,半年用於出租,空閒時間他就去別人耕種的地裏幫忙,掙得一份務工收入,這樣,一分田地他能獲得三份收益。
“盤活撂荒地,受益的當然首先是當地農民。”林學華介紹,羅豆農場鹽鹼地改良始于“威馬遜”颱風後,2015年立項,總投資1376萬元,需要修復改良的鹽鹼地共有9300多畝。
據瞭解,鹽鹼地改良主要採取深耕水洗加化學劑的方式進行,具體操作包括深耕、灌水、排幹、曬田、撒農用藥劑、再次深耕、灌水、排水等過程。
錦山鎮政府還引進企業做大特色農業。如今,放眼錦山鎮羅豆田洋,連片的土地,被田埂和流動的渠水分割成塊狀,有的種辣椒,有的種水稻,有的種著茭白。有一家企業在改良複耕的撂荒地上種起了野生赤稻。野生稻穀產量低,但價值卻很高,平均一斤紅米售價在80元以上。“規模化種植需要資金投入,種植管理技術要求也高,後期還要對接市場找銷路,普通農戶在這些方面有所欠缺。”林學華說,引進企業帶動,可不斷提高土地綜合產出和提高農民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