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孫義方台中報導〕過去救護車上的救護人員若遇到病患狀態變化,僅能透過電話或通訊軟體聯繫醫院團隊,影響搶救效率,也增加病患風險。自一一一年起,台中榮總成功結合5G高速網路,及連續性遠距生理監測技術,確保病患在轉送過程中的生理數據和影像資料能夠實時回傳至醫院,也可以定位救護車位置,讓醫院團隊提早準備,提升病患救治成功率。
台中榮總遠距照護中心主任陳怡如強調,「在生死攸關時刻,我們確保每一秒都被優化使用。」為因應不同的的醫療需求,中榮遠距照護中心也提供多種遠距生理監測設備,以應對不同的醫療需求和環境。
陳怡如表示,過去一年中,遠距照護中心和廣達電腦合作,已成功運用連續性心電圖監測與先進的AI自動判讀系統,實現對急性腦中風病患的即時監測。此系統能迅速回傳病患的心電圖影像及相關資訊,確保醫護人員能在第一時間掌握病患狀態。當系統判定出異常數據時,會立即聯繫相關科別的醫師,提供迅速即時會診協助。
同時遠距照護中心也可以定位救護車位置,精準預估救護車到院時間。這些技術的成功應用,不僅確保急性腦中風病患的轉送流程安全,更使得病患在到達醫院後,可以立刻透過綠色通道接受手術治療,提高了治療效果及病患的生存率。自今年二月份以來,遠距照護中心已經成功監測埔里分院一百十九位救護車轉送病患,病人皆順利獲得妥善的後續照護。
面對重症病患在轉送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嚴重併發症,如突然昏迷、血壓下降或心律不整,臺中榮總近日與台灣首創連續性血壓、血氧,心跳,呼吸及心電圖生理數據傳輸技術的鴻準精密工業攜手合作,為苑裡李綜合醫院的救護車引入創新技術。
透過這套新系統,中榮遠距照護中心的護理師,能夠全程監測病患的連續性心電圖及血壓數據,隨時了解病患健康狀況。今年九月至今,已成功遠端監測十位轉送病患生理數據,此舉增強病患的生理狀態監控,更確保每個生理數據都能夠被妥善掌握,提供最佳醫療照護。
中榮持續肩負著中彰苗地區急症新生兒後送醫療任務,這兩年已經外接七十八位新生兒病患,主要轉送原因為先天性心臟病、早產、呼吸窘迫等。院方遂與「博鑫醫電」合作推出新生兒生理監測設備。此技術能夠即時連續性回傳心跳波形、呼吸頻率、血氧濃度等關鍵數值,及新生兒影像至加護病房,確保醫師能夠實時監測,為救護車上的醫療團隊提供支援。截至十月底,中榮已成功遠端監測十四位新生兒救護車轉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