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20年最大恐攻逾百死 「伊斯蘭國呼羅珊省」是誰?(02)

莫斯科克拉庫斯音樂廳22日舉辦搖滾演唱會,卻遭槍手闖入掃射並投擲爆裂物。圖中可看到觀眾尋找掩護,畫面來自電視台ASTRA。

〔編譯呂威震綜合報導〕《CNN》報導,伊斯蘭國(ISIS)附屬媒體阿瑪克通訊社(Amaq News)已透過通訊軟體Telegram承認犯案,雖然沒有附上任何證據證明,但美國與俄羅斯目前都將ISKP列為最大嫌疑者。

《CNN》報導,美國早在11月開始穩定獲取ISKP在俄羅斯策劃攻擊的情報,ISKP自稱是伊斯蘭國在中亞與南亞的分支,活躍於阿富汗、烏茲別克、巴基斯坦等地,成員也多數來自上述國家。呼羅珊是波斯、阿富汗、烏茲別克等區域的古地名。

《半島電視台》介紹,ISKP據稱最早於2014年發跡,初始成員來自從巴基斯坦塔利班(Pakistan Taliban)或蓋達組織(Al Qaeda)等遜尼派極端組織叛逃的人員,ISKP向伊斯蘭國時任首領巴格達迪(Abu Bakr al-Baghdadi,已故)宣誓效忠,亦有不少成員曾遠赴伊拉克或敘利亞,加入伊斯蘭國前線的戰鬥。

ISKP當前主要活躍於阿富汗西北部,亦有眾多成員潛伏在喀布爾。ISKP不滿阿富汗政府與美國政府有任何形式的合作,近年在阿富汗多次發起恐怖攻擊,包含2020年攻擊婦科醫院造成24人死亡、2021年喀布爾恐攻導致175人死亡與13名美軍受傷等。ISKP主要攻擊對象為阿富汗什葉派社群與塔利班成員。

美國國務院也曾向阿富汗塔利班發出更多警訊,認為ISKP將對區域安全造成更大的隱憂。國務院去年12月報告稱:「2022年,ISKP在巴基斯坦、塔吉克、烏茲別克等地都發起了跨境恐怖攻擊,攻擊西方國家的野心也從未消失。」但塔利班拒絕承認美方宣稱的嚴重性,一度表示情勢都在控制當中。塔利班針對ISKP成立的組織「 Al-Mersaad」去年12月還宣布他們擊殺了ISKP至少12名重要高層。

美國國安會發言人華森(Adrienne Watson)透露,美國政府規範了「警告義務」(duty to warn),意指官方單位獲知特定安全威脅後有義務向他國發出警告,包含盟友和敵國。

莫斯科克拉庫斯音樂廳22日舉辦搖滾演唱會,卻遭槍手闖入掃射並投擲爆裂物。圖為槍手從觀眾席上方向下射擊,畫面來自電視台ASTRA。

因此美方已在3月初警告俄羅斯官方,莫斯科大型集會可能成為恐攻目標。美國駐俄羅斯大使館更分別在2周前和22日當天早上發出警告:「極端份子極有可能準備攻擊莫斯科大型集會」,敦促美國公民遠離此類場合。

然而在19日公開談話中,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卻批評美國此番警告是「挑釁行為」,指控美國的警告「根本是黑函」,「意圖恐嚇,導致我們的社會更不安定。」

但俄新社日前多次報導,俄羅斯政府3月初已數次擊破或阻止IS恐攻計畫,包含3月3日在東部印古什共和國(Ingush Karabulak)一場反恐行動中擊斃6名IS人員;3月7日在莫斯科西南部的卡盧加州(Kaluga region)破獲ISKP準備攻擊一處猶太會堂的計畫。而在3月20日,音樂清攻擊案的兩天前,俄新社才報導政府逮捕了ISKP武裝部門的首席指揮官。

俄羅斯國家近衛隊(Rosgvardia)宣布已派出特別部隊搜捕攻擊者,俄羅斯聯邦偵查委員會也展開「恐怖攻擊調查行動」,還有多位俄羅斯高官正趕往克拉斯諾戈爾斯克區了解狀況。克里姆林宮尚未針對恐怖攻擊一事發表聲明,但總統普丁正在密切跟進狀況,他也在23日早晨談話中祈禱傷者早日康復,並向醫療人員傳達感謝。

莫斯科市長索比亞寧(Sergei Sobyanin)亦透過聲明向受害者的親友致意,「對於在事件中受傷的人們,我已下令盡可能提供必要的協助。」索比亞寧也宣布,本週末莫斯科所有體育、文化等公開活動都會取消。

《莫斯科時報》(The Moscow Times)則是整理了莫斯科過去25年的大型恐怖攻擊事件,多數都是車臣分離主義者發起的行動,包含1999年公寓連環爆炸案,當時兩週內發生4起爆炸攻擊,至少293人死亡;而在2002年莫斯科歌劇院挾持案,40名車臣極端份子闖入歌劇院並挾持800名觀眾,與警方對質了兩天三夜才遭攻破,當時軍警丟入的催眠瓦斯殺死了所有恐怖份子,但也直接導致132名人質嗆傷死亡,引起大眾極度不滿。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