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男肝癌治癒自認我好了 復發就醫才知忽略定期追蹤

王博民主任說,研究發現肝癌患者採根除性治療後,第一年約有二成患者復發,因此絕對不能忽略定期追蹤的功能。(記者孫義方攝)

〔記者孫義方台中報導〕二十年前曾罹患肝癌的七十二歲張姓男子,治療後抗癌成功,近年因疏於回診追蹤,日前出現嚴重黃疸症狀,皮膚宛如橘子一樣黃,經亞洲大學附設醫院檢查發現腫瘤已經長到六公分,還阻塞住膽囊管及肝門靜脈。該院指出,研究發現,採取根除性治療後第一年約有二成的肝癌患者復發,所以絕對不能忽略定期追蹤的功能。

放射腫瘤科主任王博民表示,患者自述二十年前曾在某醫院就醫治療肝癌,當時肝腫瘤約十四公分大,經過手術切除搭配光子刀放療半年後,腫瘤完全清除,後續則是定時回診追蹤多年,病情十分穩定。

王博民指出,一年多前患者因公務疏於回診,今年初照鏡子時發現眼睛黃濁,皮膚就像橘子般橙黃色,尿液也比濃茶還深,同時出現食慾不振的情形,趕緊前往鄰近醫院回診,抽血檢驗結果顯示,總膽紅素竟然飆高到三十七(正常值應小於一點二mg/dl),合併有腎衰竭症狀,進一步超音波檢查,並揪出約六公分大的肝腫瘤。

王博民表示,治療過程先由肝膽腸胃科安排引流,嘗試縮小腫瘤,但因肝腫瘤位置與前次腫瘤位置十分接近,表層出現纖維化情形,加上腫瘤阻塞肝門靜脈及膽管,無法使用內視鏡引流;因此,決定採用「經皮穿肝膿瘍引流術」引流膽汁,藉以降低黃疸指數,直到接近正常值後,再進行免疫療法合併好神刀放射治療。經過四週、二十次療程後,腫瘤體積減少約三分之二,總膽紅素也降到二點七五mg/dl,暫時解決燃眉之急,同時提醒患者務必持續回診治療追蹤。

王博民指出,患者本身是B肝帶原者,也是肝癌高風險群,即使曾經治癒,但還是有相當高的復發機率,過去研究即發現,採取根除性治療後第一年約有二成的肝癌患者復發,五年內則有高達五至七成肝癌患者復發,不復發的肝癌患者反而是少數,所以絕對不能忽略定期追蹤的功能。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