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田徑國手教練跌倒 竟罹患後縱韌帶骨化症

大甲李綜合醫院神經外科醫師李旭東指出,熊老師脊椎有明顯水腫。(記者孫義方攝)

〔記者孫義方台中報導〕台中熊姓體育老師,在訓練學校田徑隊時,不小心從階梯上滑倒,後仰頭撞水溝蓋,頭部撕裂傷流血緊急送醫進行縫合,沒想到手腳逐漸感到麻木,甚至無法行走,後來轉院到大甲李綜合醫院治療,醫師發現他罹患「後縱韌帶骨化症」,在重摔後讓頸椎脊髓水腫情況加劇,經過治療復健後,已經能走路。

李綜合醫療社團法人總院長、神經外科主治醫師李旭東表示,熊老師的後腦有四公分撕裂傷,他說摔倒後身體無法動彈,四肢也沒辦法移動,推斷是頸椎受傷,經過核磁共振檢查,發現頸椎脊髓有水腫,進一步研判,罹患頸椎後縱韌帶骨化症,在重摔後肢體受到很大撞擊,壓迫到脊椎。

李旭東指出,熊老師跌倒後發現罹患後縱韌帶骨化症,頸椎脊髓有水腫。(記者孫義方攝)

李旭東指出,後縱韌帶骨化症通常跟遺傳有關,亞洲人比歐美人嚴重,有「東亞隱形殺手」之稱,罹患該病的患者在跌倒後,造成四肢癱瘓的機率比一般人高,初期症狀,有可能頸部出現緊繃、痠痛,或是偶爾有手麻症狀,如果病情逐漸嚴重而壓迫到頸部脊髓,會出現四肢無力、軀幹緊繃感,最嚴重恐全身癱瘓,因此,建議手術減壓,再進行復健。

熊老師說,送醫治療檢查後才知道,自己罹患後縱韌帶骨化症,跌倒後壓迫到脊椎神經導致誘發病情出來。送醫當天身體完全沒有力氣,轉院後躺在病床上完全無法起身,內心非常緊張害怕,也不敢亂動下床,經過醫師的治療與鼓勵,還有物理治療師、護理師的加油打氣,才讓他逐漸產生信心,學習開始如何走路,能自己下床後,才改到復健科靠著儀器復健,經過約二十天治療,雖然頸部依舊帶著頸圈,但是已經能靠著拐杖行走。

李旭東指出,後縱韌帶骨化症是慢性的形成,很多患者自己都不知道,通常都在出現明顯病症後就醫,才發現已經壓迫到脊髓。他提醒患者,當頸部出現緊繃、痠痛時,不少人找一般養生館按摩、紓壓,但長時間沒改善,甚至手腳逐漸產生麻木感,就該提高警覺,就醫治療才不會延誤就醫。

熊老師跌倒後一度無法行動,治療後現積極復健。(記者孫義方攝)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