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昌江:推動黎族牛皮凳技藝產業化,讓村民鼓腰包帶動鄉村振興

▲林永深在家製作牛皮凳。(圖/記者李紹遠攝)
▲林永深在家製作牛皮凳。(圖/記者李紹遠攝)

【記者李紹遠/海南報導】說起少數民族手工藝,不得不提黎族的織錦、制陶、刺繡等,在海南昌江黎族自治縣,黎族牛皮凳,更是人盡皆知。

粗細不同的藤條、兩個圓木、牛皮,就是昌江有名的黎族牛皮凳原料,這些原料在一雙雙巧手中來回穿插、編制,40分鐘左右,一個上窄下寬的圓柱形凳子框架就製作好了,嵌上熬制的牛皮,牛皮凳基本成型。

2018年,昌江將黎族牛皮凳製作技藝列入第五批縣級非遺代表性項目。石碌鎮水富村時年78歲的林永深老人就是這一項非遺傳承人。

牛皮凳在昌江,最為有名的是牙迫村。村子原先位於昌江大山深處最偏遠的鄉——王下鄉,這是水富村的前身。村子裡,能熟練地製作傳統的牛皮凳有30多人。這門手藝,是代代相傳的。林永深便是從父親手裡傳承這門手藝的。

▲林永深在家製作牛皮凳。(圖/記者李紹遠攝)
▲林永深在家製作牛皮凳。(圖/記者李紹遠攝)

林永深說,小時候家裡貧困,吃飯時連張凳子都沒有。其父親去山上打獵或耕種時,會帶回藤條、喬木等,製作成牛皮凳。林永深從小耳濡目染,8歲就跟隨父親製作牛皮凳。長大後,他在鄉下當一名“赤腳醫生”,手藝也沒落下,“在診所裡,我會放幾張自己製作的牛皮凳,人來人往都可以歇腳。”

1998年,退休後的林永深重拾手藝,有不少人找他定制牛皮凳,村子裡不少年輕人也跟他學過手藝。2002年牙迫村整村遷至現址改名水富村。村民到了石碌鎮後,開始製作牛皮凳到市場售賣,名聲進一步打響。

如今,雖年紀大了,但林永深雙手依舊靈活。林永深家中常備有藤條、圓木,家裡四處可見牛皮凳,甚至他還製作了牛皮桌和床。閒暇時,他就搬出小凳,拿出藤條、圓木,在家門前,一邊沐浴陽光,一邊製作牛皮凳,“這凳子耐用,坐著也舒服。”

首先,是原料的採集。藤條和一種黎語稱作“賽勝”、成形性較強的喬木原料,長在王下鄉的大山深處。其次是原料的打磨,2釐米左右的粗藤條要等分拗折再捆綁;直徑在0.5釐米左右的細藤條要對半剖開;喬木經過剝皮後,箍成大小不一的圓形木框。

“原料要經過晾曬或自然風乾,保持韌性。還要煙熏,這樣可以防止蟲蛀,讓凳子持久耐用。”林永深說。

▲每一道工序都要精心打磨推敲(圖/記者李紹遠攝)
▲每一道工序都要精心打磨推敲(圖/記者李紹遠攝)

最後是牛皮的熬制和鑲嵌。牛皮要根據圓木框口徑進行切割,用鑿子在牛皮邊緣鑿口,放到凳面位置固定後倒持牛皮凳,浸泡到沸水中,再把牛毛悉數刮除。經過三至四天暴曬,牛皮成型後,要在牛皮上鑽圓孔,再用整根細藤條交叉穿過,固定凳面、美化外觀。

2017年,林永深曾耗時一個禮拜,製作了一張直徑135釐米的牛皮桌,這是他迄今為止製作最大的牛皮桌。僅這個桌子的牛皮,就耗了近百斤的生牛皮。

如今,牛皮凳成了水富村的一個特色產業。村民們接到訂單後開始製作,等客戶上門收取。昌江將牛皮凳當做旅遊工藝品,在每年的木棉紅旅遊活動、黎族“三月三”、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等進行展示加以推廣,帶動牛皮凳的銷售;在五指山等地區,也能看到來自水富村的牛皮凳。

“牛皮凳製作技藝主要流傳于王下鄉、石碌鎮、七叉鎮、叉河鎮等鄉鎮,以水富村為最。”昌江黎族自治縣文化館館長郭宏明介紹,黎族的祖先以前狩獵後,有用黃猄皮和鹿皮等製作皮具的傳統,後來禁止捕獵了,改用牛皮做凳子,是物盡其用的一種表現,也是傳統的延續。

牛皮凳的規格有高、矮兩種,呈上窄下寬的圓柱形。矮的是傳統規格、標準配置,高25釐米,凳面直徑28釐米,底座口徑35釐米;高的是近年應定制者的要求而改良的“升級版”,讓個子高大的人坐上去更舒適,一般高43釐米,凳面直徑32釐米,底座口徑39釐米。

近年來,昌江將牛皮凳製作工藝作為對水富村精准幫扶的介質,通過政府採購等方式促進村民增收;另外還在水富村開展牛皮凳手工技藝培訓,將這門黎族技藝傳承下去。

▲開展技藝培訓 讓黎族牛皮凳製作技藝代代相傳(圖/記者李紹遠攝)
▲開展技藝培訓 讓黎族牛皮凳製作技藝代代相傳(圖/記者李紹遠攝)

據瞭解,水富村熟練地製作牛皮凳的30多人一年可製作1000多張牛皮凳,總價值20多萬。隨著牛皮凳銷量的增加,當地政府扶持水富村建設了一個牛皮凳傳習所,總投資120萬元,現有50多位村民加入其中,村民抱團發展產業。

“牛皮凳傳習所的建設將進一步提高村民的收入水準。”郭宏明說,下一步,昌江繼續開展牛皮凳技藝培訓,讓更多村民熟練掌握這門技藝,投入到牛皮凳的產業中,以產業發展帶動鄉村振興。另外,還計畫在水富村的文化室開設牛皮凳工藝品展示廳,讓這門黎族技藝代代相傳。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