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密麻麻恐怖水蛭爬滿腿 最新微創旋轉刮刀除困擾

童綜合醫院整形外科郭彥辰醫師,說明各式靜脈曲張治療方式。(記者孫義方攝)

〔記者孫義方台中報導〕三十八歲的陳姓員警,因長時間久站值勤,發現自己左腿的血管逐漸鼓起,腿部看起來就像爬滿了蚯蚓般的血管,不僅影響外觀,日益加重的痠麻、腫脹和疼痛感讓他非常苦惱,陳員遂到童綜合醫院整形外科就診,並由郭彥辰醫師進行詳細診察,確定為第二期靜脈曲張。醫師建議進行最新式的「微創旋轉刮刀靜脈曲張刮除術」。

陳員術後第二天即可出院,隔日回歸工作崗位,不僅左下肢不再有明顯鼓起之血管,原先那些不適的症狀也都消失了,對於效果非常滿意,並表示穿短褲終於不用再擔心別人異樣眼光了。

整形外科郭彥辰醫師表示,最新式的微創旋轉刀刮除術優勢如下:全新技術,精準快速,這項最新式的微創旋轉刮刀技術,利用先進的旋轉刀具將病變的靜脈刮除,精確度極高。再者微創手術,恢復更快:相較於目前全世界盛行的手術方式,最新的微創技術的傷口最少,傷口極小,手術時間約十五至三十分鐘,術後恢復時間縮短,減少術後疼痛感,可迅速回歸工作和生活。最後則是舒適無痛,效果持久:該手術能有效去除靜脈曲張並改善血液循環,對皮膚和血管的損傷極小,手術後不會留下大範圍的疤痕,且效果長期穩定。

陳姓員警術前與術後比較圖。(記者孫義方攝)

郭彥辰醫師指出,靜脈曲張可分為零至六期,零期是還無法肉眼發現靜脈病變跡象,第一期表徵是皮膚出現微血管絲或蜘蛛網血管;第二期則是可以看到表皮浮出青筋(血管),且站立時血管直徑大於三毫米;第三期則是會開始出現水腫情況。可能出現的症狀包含腿部沉重感、搔癢、抽筋、疼痛、皮膚顏色改變、容易無力疲勞。

目前治療靜脈曲張的方法有:硬化劑或是組織膠水注射對於病變血管管徑太大的效果不佳;血管內雷射或是電燒灼治療,可能因能量的控制差異導致效果不如預期甚至造成皮膚壞死、軟組織熱傷害,甚至神經損傷之可能性;最新式的微創技術不僅傷口小,還因手術時間短,可大幅降低麻醉期間的併發症風險,非常適合高齡族群。

郭彥辰醫師呼籲,有靜脈曲張或血栓病史、年齡大於四十歲、女性(尤其多產婦)、長時間站立或蹲坐者、肥胖者較易發生靜脈曲張。需久站時,可穿著壓力襪(或稱彈性襪)、避免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控制體重、避免不良之生活習慣、穿著寬鬆下著,加強腿部血管健康。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