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慈濟基金會長照推展中心副召集人莊淑婷指出,台灣已經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記者孫義方攝)
〔記者孫義方台中報導〕慈濟基金會長照推展中心副召集人莊淑婷於高齡產業博覽會慈濟展區「名人講堂」分享慈濟長照推展「五全照顧」的歷程與創新模式,強調在AI與科技進步下,照顧本質仍應回歸「以人為本,守護生命、守護健康、守護愛」。
莊淑婷指出,少子化與人口老化的雙重衝擊,民國一二九年臺灣扶老比將超過五成,年輕世代肩負的照護壓力倍增。慈濟自民國五十五年證嚴法師的濟貧模式即已具備長照服務的雛形,並在一0五年政府推動長照二點零時即成立長照推展中心,目前已在全臺十八縣市設三十九家長照機構、四百二十四個服務據點,涵蓋社區、居家及機構式照護。

莊副召集人(左)指導現場民眾以抓背測試檢測體適能。(記者孫義方攝)
慈濟的服務強調「五全照顧」——全人、全家、全隊、全程與全社區,並結合醫療與慈善,發展出多元創新模式。例如健康照護系統可將血壓、血糖、血氧等生命徵象即時回傳醫療與長照單位,由健康管理師即時介入,已成功預防多起可能的急重症發生。慈濟亦推動環保輔具平臺,強調「一縣市一平臺」,提供輔具回收清潔再利用的服務,讓有需要的民眾可以短期借用,減輕民眾經濟負擔。去年九月,慈濟醫療財團法人承接臺中市政府公辦民營的仁愛綜合長照機構正式揭牌,以六星級設備與溫馨氛圍,打造長輩安養與日照的新里程碑。
莊淑婷強調,在社區層面,慈濟在四百二十四處社區關懷據點,免費提供體適能訓練、認知刺激、心靈支持及環保桌遊等活動,幫助長輩延緩退化、增進長輩的社交與自信。此外,還發展出「愛GO力 養肌金」運動模組,透過簡易運動如寶特瓶肌力操,鼓勵長輩在家自主訓練,維持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