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昌江發揮少數民族村寨資源優勢 讓百姓吃上“旅遊飯”

【記者劉操/海南報導】 地處霸王嶺腹地,曾經人跡罕至的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縣王下鄉如今成了全國遊客的打卡地。一向靠犁地耕作、織錦編藤生活的黎族村民在家門口吃上了“旅遊飯”。

昌江黎族自治縣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民族自治縣。近年來,昌江引導各族群眾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黎鄉苗寨的面貌和黎族苗族同胞的生活得到明顯改觀。2021年12月,昌江黎族自治縣被國家民委命名為第九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

近年來,昌江堅持把民族團結進步創建作為“一把手工程”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形成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各部門各司其職通力協作、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創建工作格局。

在強化基層黨建方面,昌江累計向少數民族行政村派駐92名“第一書記”和132名鄉村振興工作隊隊員,整頓23個少數民族村級軟弱渙散黨組織,打造堅強的戰鬥堡壘,為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奠定堅實的政治基礎。

在昌江思源實驗學校校園內,處處可見民族體育運動標識。學校還注重挖掘少數民族地域文化與培養學生傳承黎族技藝,自2015年起陸續開發出黎錦、制陶、紮染等50門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校本課程。

海南日報記者瞭解到,昌江在全國範圍內率先實施教育移民、生態補償等政策,讓各族群眾實實在在收穫了改革紅利。據統計,昌江先後投入9600多萬元,集中建設了職業教育中心、民族中學等4所教育移民學校,5199名少數民族學生從中受益,其中501名學生實現了大學夢。

結合全域全季旅遊發展格局,昌江發揮少數民族村寨資源優勢,高品質打造少數民族特色村寨,推動鄉村旅遊等產業發展。七叉鎮寶山村、叉河鎮排岸村先後獲評“全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

王下鄉自然環境優越、物產資源豐富、民族特色突出,堪稱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範例,素有“海南香格里拉”之美譽。近年來,昌江充分發揮王下鄉自然風光和民族文化優勢,高標準建設“黎花裏”專案,把曾經最偏遠的黎族鄉鎮,打造成為熱門旅遊勝地,獲評全國第二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王下鄉“蝶變”經驗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提供了昌江樣板,鄉村變舞臺、村民變服務員、百姓變演員、田園變市集、特產變文創,黎族百姓真正地吃上了“旅遊飯”,走上了“致富路”。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