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多收巧生金 海南屯昌發展多種林下立體種養模式確保群眾增收

【記者李夢瑤/海南報導】近日,海南日報記者驅車來到屯昌縣坡心鎮中建農場公司34隊一片400餘畝的沉香林基地。“靠近點,底下也大有乾坤呢。”見海南日報記者到訪,基地負責人李偉帶頭便往林子裏鑽,這才發現林間空地還藏有一叢叢綠油油的斑斕葉,微風拂過,清香撩人。

 幾年前,李偉從北京來屯昌度假,一次機緣巧合中接觸到沉香,當即對這一有著“冠絕天下,一片萬錢”美譽的南藥著了迷。退掉回程的機票,李偉從遊客的角色轉變為創業者,在中建農場公司流轉承包下一片林地,截至目前已陸續種下8萬餘株奇楠沉香苗。

 “我特地從內蒙古運來羊糞做底肥,並請來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海南分所的專家進行技術指導,讓結香率達95%,也將結香時間縮短至3年。”李偉說,但即便如此,基地依舊面臨投資週期相對較長、回報較慢的壓力,這也讓他開始琢磨“長短結合、以短養長”的產業發展模式。

 今年4月,李偉帶領工人在沉香林下空地種下第一批斑斕葉新苗。

 “這是東南亞常用的香料之一,種植管理方便,市場需求量大,一年累計可割五六茬。”他粗略算了一筆賬,一畝地平均能種250株沉香、600株到800株斑斕葉,且等到8個月後便可開割第一茬斑斕葉,這讓土地資源利用效益最大化的同時,也大大縮短了收益週期。

 沉香林+斑斕葉,這一新興林下經濟模式很快在周邊村莊推廣開來,部分村民還“舉一反三”地在檳榔地裏套種上斑斕葉。

 而在屯昌縣南呂鎮五星村,村民們則摸索出另一種林下經濟模式:金椰子地裏套種甜玉米。

 “金椰子種植是我們村壯大集體經濟的一項重要產業,但它收穫週期長,農戶等不起。”五星村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駐村第一書記麥丘告訴記者,在往返各市縣考察、調研市場供需後,該村最終決定在椰林裏套種短期作物甜玉米。

 今年2月,五星村試點套種了50畝甜玉米。經過3個月的照料,這幾天陸續迎來採收。“2元一斤,根本供不應求。”一大早,村“兩委”幹部林國甫便打包裝載了滿滿一車新鮮玉米,趕去鎮上農貿市場“補貨”。

 “這一批總產量約1.5萬斤。”麥丘說,下一步,五星村還將進一步擴大種植面積,並通過邀請專家傳授種植技術等途徑,讓土地持續增產“生金”。

 “沉香和金椰子都是屯昌重點發展的熱帶特色種植產業,但它們3年至5年土地無收入的培育期,的確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群眾的種植積極性。”屯昌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眼下該縣依託各大科研院所、龍頭企業及產業示範基地,正持續挖掘推廣資源分享、優勢互補、迴圈發展的林下立體複合種植養殖模式,通過以短養長、一地多收,保障群眾收入持續穩定增長。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