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美蘭區三江農場耐鹽水稻迎來豐收季

【記者陳鈺婷/海口報導】“開鐮啦!”6月9日,海口美蘭區三江農場的耐鹽水稻迎來豐收季,金燦燦的稻田整齊排列,顆粒飽滿的稻穗壓彎了稻稈,海口三江鎮農戶蔡水成在“稻海”中開鐮收割。他臉上雖流淌著辛勞的汗水,心裏卻如同灌了蜜糖一般的甜蜜。

 “這塊地鹽漬化嚴重,以前什麼都種不了。”蔡水成介紹,他原本承包了70畝地養蝦,但由於存在一定程度水體污染,他放棄了養殖作業,廢棄的蝦塘土壤一度因鹽漬化而出現龜裂。

 就在他一籌莫展之際,去年12月,省農業科學院的項目組找上他,稱該土地可用作“耐鹽水稻-蝦”種養模式的試驗田建設,鹽漬地也可飄出稻花香。

 基本農田修復、環溝通水管道安裝、田中水渠更換改造、施用有機肥……經過緊鑼密鼓的耕地改造工作後,今年1月,他家的70畝耐鹽水稻順利播種。“在專案組的培訓指導下,我不僅在地裏種起了耐鹽水稻,還養了40萬尾的南北白背蝦。”蔡水成感慨道。

 在試驗田現場,4塊金黃色稻田整齊排開,水田中不時可見小蝦躍出水面,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田園風光。剛收割完水稻的蔡水成,又開始忙著撒網撈蝦。談到自己養殖的40萬尾蝦,蔡水成臉上的笑容更燦爛了:“以前養的蝦苗4個月才到成熟期,每天要花近2000元的飼料錢;經過海南省農科院專家的培訓指導後,現在這批蝦1個月左右就可以收穫,每天的飼料錢只需500多元,省了成本,還提高了產量。”

 蔡水成算了一筆賬,首批試驗田估計水稻平均畝產量300公斤以上,優質成品蝦畝產量50公斤以上,自己年收入增長了兩倍以上。

 蔡水成致富的背後,是種養迴圈模式帶來的經濟效益提升。海南省農科院糧食作物研究所副研究員陳健曉介紹,在蝦稻混養的過程中,對水稻施用專用有機肥,同時蝦產生的排泄物亦可作為水稻的天然肥料;水稻生長滋生的禾蟲,則為蝦提供了食物來源;蝦的遊動還能起到鬆土、活水的作用,水稻和蝦形成良性共生。這一模式在高效利用土地的同時,真正實現“一水兩用、一田雙收”,為海南省鹽漬地改造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有用經驗。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