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吃了光電大餅7 中南部案場藏污納垢!民心思變下的非核家園:6成國人「弊案有感」

民進黨執政後力推能源轉型,今(2025)年5月17日,第三核能發電廠(核三廠)2號機除役後,台灣正式邁入非核家園,然而,這9年間為加速再生能源建置,「綠能國家隊」領頭的各類政策大補丸,使得被滋養下的中南部太陽光電案場,不只「遍地開花」,還藏污納垢。《風傳媒》最新民調顯示,高達6成的民眾,認為光電推動過程中,發生不少弊案;值得注意的是,該份民調也顯示,有5成8的民眾認為應該有條件重啟核三廠。當「2025非核家園」已然成真、台灣更要仰賴綠電時,能源政策卻迎來了民心思變的考驗。

光電弊案一抓一大把 逾6成民眾「有感」
為實現2025非核家園目標,民進黨政府積極推動能源轉型,但綠電發展市場由原本的欣欣向榮,演變成臭氣熏天的弊端風暴,時任前台南市政府經發局長陳凱凌涉入力暘「小二甲」光電弊案,不僅收受業者與開發商賄款、甚至還接受性招待上酒店喝花酒;在光電弊案中,又以2024年,泛公股台鹽公司轉投資成立的台鹽綠能弊案最受到關注,時任董事長陳啟昱涉嫌勾結案場仲介商,收取鉅額土地開發服務費,指定包商承作光電基樁工程,留下大爛攤子,導致台鹽嚴重虧損。

《風傳媒》民調顯示,針對「台灣推動光電的過程中,曾經發生不少弊案」,有60.5%民眾對這樣的看法表示同意(32.6%很同意、27.9%還算同意);14.6%不同意(10.5%不太同意+4.1%很不同意),24.9%未明確回答。交叉分析顯示,各類屬民眾大多以表示「同意」的比率相對較高,尤其是男性、或雲嘉南地區、或30-59歲、或高中職/專科/研究所教育程度、或傾向國民黨/台灣民眾黨的民眾。

而太陽光電弊案及爭端,可遠不只這些。整場風暴中,除了官員涉弊,還有賺得盆滿缽滿的綠能業者,以及眼紅的地方基層,「綠電蟑螂」勒索、敲詐、索賄的事件頻傳。其中,台南可謂是光電弊案重災區,2022年的學甲爆發88槍事件,揭開了光電開發爐渣回填、黑道介入的長年弊端;2023年,歸仁、北門又接連傳出槍響。

為解決光電大餅人人搶食衍伸亂象,總統賴清德2024年上台後積極清理綠能弊案,法務部最高檢察署於該年6月啟動「靖平專案」、內政部警政署於9月公布「打擊妨害綠能產業發展犯罪激勵措施」,進行強力掃蕩。賴清德強調,對於地方勢力與黑道勾結,政府不會寬貸。根據最高檢察署2024年底的統計,「靖平專案」已查獲議長、議員、鄉長、鄉民代表、現、退役軍官、公務員在內的共135名被告,查扣金額總計近3900萬元。

據統計,此次受創光電板多達約15萬片,相當於過去5年全台廢棄量的總和,其中又以嘉義新塭滯洪池的水面型場址,災損共計5萬片最為嚴重。經濟部能源署說明,據統計,受災案場共33件,嘉義13件、台南20件;類型部分,屋頂型占8%、地面型占30%、水面型達到63%。雖然風災損容量僅約0.4%,對發電量看似影響極小,但對於民眾對光電案場建置的信心來說,卻是大打折扣。

光電災難片真實上演 6成民眾不挺「再大規模增建」
太陽光電開發的考驗,不只弊案叢生,還有對自然環境的衝擊。今年6月,面積超過50公頃的高雄大樹區和山太陽光電廠,因違法施工遭罰,加上未落實水土保持計畫被廢止工程許可,當時居民擔憂就擔憂,在樹木被大肆移除、光電板淹沒土地的狀況下,颱風季恐迎來重大災害。時隔不到1個月,7月6日晚間,颱風丹娜絲罕見由嘉義布袋登陸,百餘年來首見的行徑路線,雖然僅短暫停留數小時,但強勢風力仍在台灣西部引發史無前例的光電災難,嘉義水面型光電案場被吹得七零八落、屏東枋寮一帶大量太陽光電浮台破損零件殘骸,堆積在沿岸與河口,畫面怵目驚心。

風傳媒民調顯示,此次颱風在中南部造成光電板的破壞與大量廢棄物,針對「應該檢討能源政策,光電不該再大規模增加擴建」的主張,高達60.5%的民眾表示認同(33.4%很同意、27.1%還算同意);23.1%不同意(14.9%不太同意、8.2%很不同意);另有16.4%未明確回答。經交叉分析,各族群表示「同意」的比率相對較高,尤其是中彰投地區、或40-69歲、或高中職/專科教育程度、或傾向國民黨/台灣民眾黨的民眾。

核三重啟有望?近6成挺有條件運轉 投票意願差距不小
在台灣正式邁入非核家園後,台灣民眾黨立法院黨團於今年4月18日拋出重啟核三公投提案,5月20日立法院會進行表決,藍白挾人數優勢通過,公投主文為「您是否同意第三核能發電廠經主管機關同意確認無安全疑慮後,繼續運轉?」公投案將於8月23日進行投票。針對重啟核三公投,風傳媒民調顯示,有58.7%民眾同意(30.2%很同意、28.5%還算同意);21.6%不同意(10.4%不太同意、11.2%很不同意),另有19.7%未明確回答。

交叉分析顯示,對核三重啟公投案表示「同意」的族群中,以男性桃竹苗/中彰投地區、或30-39歲/60-69歲、或大學以上教育程度、或傾向國民黨/台灣民眾黨比例相對較高。「不同意」的族群,以台北市/雲嘉南/高屏澎地區、或專科教育程度、或傾向民進黨者比例相對較高。

至於823核三重啟公投的投票意願,調查結果顯示,有42.1%的民眾表示「一定會」投票、23.0%表示「可能會」;11.4%表示「可能不會」、14.0%「一定不會」,另有9.5%未決定/未明確回答。值得注意的是,同意「核三重啟公投」者有54.1%表示一定會去投票,26.3%可能會去投票;不同意「核三重啟公投」者有43.0%表示一定會去投票,16.1%可能會去投票,顯示同意核三重啟者的投票意願高於不同意者。風傳媒民調指出,綜合分析,整體民眾中同意「核三重啟公投」且一定會去投票者的比率超過25%,且高於不同意者,就目前民意來看,「核三重啟公投案」有機會通過。

再生能源發展「不如預期」 綠電取代核電看法分歧 
在2025非核家園、2050淨零碳排的目標下,世界各國紛紛制定相關減碳目標,然而在國內再生能源發展緩慢的情況下,經濟部為彌補目標落差,加速太陽光電及離岸風電等案場推動,近期一口氣列出2030年之前的各項能源目標,但在執行面上卻著墨不深。以太陽光電裝置容量為例,2030年要達到31.2GW的目標,然而截至今年5月,太陽光電裝置容量僅有14.73GW,先不提原先劃定的2025達到20GW的裝置容量已然跳票,要在5年內衝出16.47GW,依現行推動狀況來看,似乎顯得有些不切實際。

風傳媒民調顯示,針對「目前政府的能源政策是要以風電、光電等綠電取代核電,您同不同意這樣的做法」,有40.1%的民眾同意(13.3%很同意、26.8%還算同意);43.1%不同意(21.2%不太同意、21.9%很不同意),另有16.8%未明確回答。交叉分析顯示,各類屬民眾意見分歧,不同意比例相對較高類屬為男性、或基宜花東金馬地區、或30-49歲/60-69歲、或高中職/專科/研究所教育程度、或傾向國民黨/台灣民眾黨的民眾;同意比率相對較高的民眾類屬為:台北市/雲嘉南地區、或20-29歲、或大學教育程度、或傾向民進黨的民眾。

核廢料爭點難解 過半國人對台電有信心
在核能議題上,核廢料的處理向來是正反方的一大爭點,823重啟核三公投8月7日舉行首場發表會,反方代表、台電董事長曾文生重申,總統賴清德在520演說中提到,核能政策有3個前提,包括確保安全、核廢料有解、民意支持,台電必須遵循核安會提出的安全審查程序;他認為,如今核能的使用已被簡化成「非核家園」與「非非核家園」,相信沒有人會反對發電在安全的前提下進行,但也不應把核廢料的負擔轉嫁給下一代,台電正進行高階核廢料選址的立法工作,積極尋求解方。

風傳媒民調顯示,針對「台電妥善核廢料的能力」,有52.5%的民眾表示有信心(13.6%很有信心、38.9%還算有信心);29.9%沒有信心(17.9%不太有信心、12.0%很沒有信心);17.5%未明確回答。經交叉分析顯示,各類屬民眾大多以表示「有信心」的比率相對較高,尤其是男性、或台北市/高屏澎地區、或20-49歲、或大學以上教育程度、或傾向國民黨/台灣民眾黨的民眾。

本次調查經費來源為《風傳媒》,調查執行單位為《風傳媒民調》。調查於2025年8月1日至8月4日間進行,成功訪問全國22個縣市共1068位且年滿18歲民眾;在信賴水準95%時的抽樣誤差最大值為±3.0%。調查方法為電腦輔助電話訪問(CATI);抽樣方法有二,一為市內電話調查,依據內政部公布的各縣市人口統計資料比率,採分層隨機抽樣方式,在全國住宅電話電腦資料庫中抽出電話門號後,再以隨機跳號方式(random-digit-dial)替換末兩碼以做為實際撥出的電話門號。二為手機電話調查,以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公布之「行動通信網路業務用戶號碼核配現況」(手機號碼前五碼之核配狀況),搭配以隨機亂數的手機號碼最後五碼作為實際撥出的電話門號。(轉載自風傳媒20250811)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