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黨建引領 海南三個村莊蹚出鄉村振興路

▲大山村村民將水塔下的閒置空間改造成大山咖啡屋。(圖/記者金昌波攝)
▲大山村村民將水塔下的閒置空間改造成大山咖啡屋。(圖/記者金昌波攝)

【記者金昌波/海南報導】辦好農村的事情,實現鄉村振興,關鍵在黨。 黨的十九大作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決策部署,強調要全面推進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

 “五個振興”,如同一曲鄉村振興大合唱。而黨支部就是其中的領唱者。

 近日,記者走訪海南的三個村莊,記錄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精彩故事。

 “紅”與“綠”的交響

 說起自己的村子——海口市瓊山區雲龍鎮長泰村“90後”符海根是自豪的,村中馮白駒故居老宅,她去過無數次。

 “瓊崖人民的一面旗幟”,是周恩來總理對馮白駒的評價,這讓符海根牢記在心。

 根植于村民們心中的紅色基因,讓符海根從小耳濡目染。聽長輩們講革命故事,她心中最敬佩共產黨人勇於擔當、不怕犧牲的精神。

 2016年,符海根大學畢業,她響應當地黨委政府號召回到村裏,加入扶貧和美麗鄉村建設的隊伍。

 熟練操作手機、電腦,善用微信等新媒體平臺,加上做事耐心細緻,符海根很快便得到大家認可,成為處理村莊事務的好幫手。

 “沒想太多,就覺得能為家鄉做點事,挺好的。”笑起來的符海根,略微有些靦腆。

 2021年3月,雲龍鎮村級“兩委”換屆,符海根當選為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

 別人眼中小小的“村官”,她卻感到肩上的責任一點兒也不輕。

 為什麼?這得從長泰村優越的“紅”“綠”資源說起。

 綠色生態,是長泰村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村莊坐落于南渡江畔,俯瞰可見“三十六曲溪”濕地環繞,綠意盎然,充滿生機。也因此,金棕櫚、海科大等一批項目相繼在村子裏落地。

 但如沉睡的紅色文化資源一樣,落地專案並沒有真正帶動整個村莊發展,除了微薄的土地租金,村民沒有可持續增收的產業。

 這,成了紮在符海根心裏的一根刺。

 為幫助村民增收,符海根想到發展庭院經濟,便去聯繫花卉苗木企業,向村民免費提供種苗,“種苗免費,企業幫助銷售,這是純賺的買賣。”

 於是,符海根和村裏黨員挨家挨戶發動。但沒想到,村民積極性並不高——企業答應供應10萬株芒果樹苗,最後只發出去1200株。

 村民不願意,一下子打亂了符海根的計畫。

 必須換一條新路子。

 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符海根決定:由黨支部帶頭,發展村集體產業。

 她的這一想法,得到雲龍鎮黨委的大力支持。在盤點清楚村裏的閒置地後,長泰村還註冊成立了村級公司,符海根兼任企業法人,帶領村民發展村集體產業。

 為更好推進工作,符海根發起成立了長泰村“聯合大黨委”。

 什麼是“聯合大黨委”?符海根說,“聯合大黨委”由村黨支部和在村裏發展的7家企業黨支部組成,目的就是以黨建為紐帶,整合村中項目資源,“集中力量辦大事”。

 符海根舉了兩個例子:

 一塊7畝多閒置土地,成為村裏的“老大難”。“聯合大黨委”發揮作用,協調相關成員企業指導村民種植葡萄,發展熱帶園藝和種植示範基地。

 一家企業遇到污水管網設施建設難題,在“聯合大黨委”的協調下,符海根作為村幹部代表,出面協調解決,為企業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說到底,實行‘聯合大黨委’機制,受益的不只是村民,也有我們這些企業。”金棕櫚基地負責人張華表示。

 在挖掘紅色資源方面,“聯合大黨委”同樣發揮著作用。

 “我們在維護修繕馮白駒故居的基礎上,升級改造展館,配套建設書屋、驛站等設施,計畫打造紅色研學教育基地。”符海根透露,不久前,村裏剛與一家研學機構簽下8000萬元的合作項目,重點打造紅色教育研學基地。

 發展產業的同時,服務保障也不落下。長泰村黨支部建立了黨員包戶機制,即將全村劃分為17個片區,64名黨員分成8組,每名黨員分別包10至15戶家庭,及時掌握社情民意,幫助村民解決生活實際難題。

 村民陳春雨之前找不到工作,家庭收入微薄。在村黨支部的幫助下,她來到金棕櫚花卉基地務工,一年收益超3萬元。不僅如此,她用學到的技術在自家地裏也種上了散尾葵,年增收1萬餘元。

 “跟著企業發展好,他們有技術,有銷路。”陳春雨高興地說。

 一切漸入正軌,符海根卻變得愈發忙碌,她每天馬不停蹄地奔波,希望爭取更多村集體產業項目落地。

 “傳承紅色基因,利用生態特色,發揮基層堡壘戰鬥作用,力爭走出一條‘組織強、文化興、產業旺、治理優、生態美’的鄉村振興新路子。”對於未來的路,這位年輕的村支書胸有成竹。

 “城”與“鄉”的變奏

 隔三岔五,村幹部家房子就被村民扔石子、砸磚頭。

 聽澄邁縣大豐鎮才存社區一些老人講,十多年前,這是當地村幹部的標配“待遇”。

 “現在沒有了,我們家的房子都好好的。”面對記者的疑惑,才存社區黨支部書記吳多群拍著胸脯說道。

 吳多群說,才存社區過去叫才存村。因為交通閉塞,村民大多外出務工,缺產業、缺人才等問題一直限制著村子的發展。

 村民朝村幹部發洩情緒,本質上是想尋求改變,過上更好生活。

 如同一潭死水的村子,必須注入“新活水”。

 召集老黨員,才存社區黨支部搞起了“頭腦風暴”。但大家心裏都清楚,產業和人才,就是“雞生蛋蛋生雞”的關係。對才存來說,這兩個都很遙遠。

 “村裏考出去好幾個大學生,要不讓他們試試?”前任老支書徐龍光一番話,得到其他黨員的一致認可。

 也正是在這時,澄邁縣提出以創建省級創業城市為抓手,大力實施人才驅動發展戰略,積極扶持各類人才返鄉入鄉創業。

 才存社區黨支部的目光“盯”上了村裏的大學生。

 每年春節,這些年輕人從城裏返鄉過年,徐龍光就上門和他們談心,聽他們對村莊規劃發展的建議。

 “至今記得,老支書跟我們說的話,農村是個廣闊天地,在這裏也可以大有作為。”1983年出生的徐取俊,是其中之一。

 2002年,徐取俊考進北方工業大學,成為村裏第一個考到北京的大學生。畢業後,他先後在廣東、海南萬寧等地的企業任職。

 2012年,徐取俊成為才存社區第一個返鄉創業的大學生。他要回到家鄉,改變家鄉面貌,尋找自己的“田野希望”。

 說幹就幹。徐取俊和團隊籌資50萬元建起黑山羊等特色養殖場,成功賺下“第一桶金”。當年便有30戶村民主動加入其創辦的澄邁才存益民畜牧養殖專業合作社。

 隨後,徐取俊將養殖場進行重新包裝,配合開闢採摘果園,將自己的產業鏈向觀賞採摘和親子互動等方向延伸,著力打造才存美麗鄉村休閒遊基地。

 一路走來,徐取俊坦言,黨組織的保障是最大動力。

 “基層黨組織是村民和創業者間重要的‘黏合劑’。”徐取俊說。

 黃牆黛瓦、碧樹紅花,才存民宿景色宜人。過去,這裏是一座廢棄的教學點。

 2016年,徐取俊團隊與村裏簽訂租賃協議,計畫對這片占地1.2畝的荒地進行開發。不料,協議簽訂後的第二天,該地塊竟被人種上了青苗。

 “村裏得知情況後,第一時間召開全體黨員與村民代表會議,宣講政策法規,做通村民思想工作。”吳多群回憶說,“青苗事件”發生後,他第一個帶頭拔苗,及時制止了個別人的搗亂行為。

 民宿開業後,村集體每年從中獲得5000元的收益。

 由“廢”轉“興”的故事,還有很多。

 位於村口的這處魚塘,廢棄多年,環境非常差。2017年,徐取俊團隊決定把這裏承包起來。

 “荒廢在這裏,不僅沒有收益,還污染環境;現在有人管理,經營還有收益,我們沒有理由拒絕。”在吳多群和黨員們的耐心解釋下,這一專案得到村民的大力支持。

 經過改造,如今的魚塘常年水質清澈,沿岸還建成了環湖休閒長廊,咖啡廳、文化室、老人茶社等應有盡有,成為老人孩童休憩乘涼的好去處。

▲近日,俯瞰澄邁縣大豐鎮才存村共用農莊。(圖/記者金昌波攝)
▲近日,俯瞰澄邁縣大豐鎮才存村共用農莊。(圖/記者金昌波攝)

 因為環境優美,這裏還吸引了遊客前來休閒垂釣。僅這一項,村集體每年就增收4000元。

 村民都點贊:“荒廢魚塘如今變成了咱們的文化公園。”

 村集體增收了,村莊變美了,創業者紮根活了下來:返鄉創業這條路,行得通!

 在徐取俊的示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回到才存。

 何昌錦,曾在海口一家企業擔任主管,現在是才存共用農莊的銷售經理;

 徐取尉,把在外地學到的菌菇種植技術帶回村裏,僅用5年時間,就在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

 隔壁村的馮寶,是海南大學農業推廣專業研究生,如今也在才存經營咖啡產業;

 一群大學生,喚醒一方故鄉土。目前,才存社區共吸引22名返鄉創業大學生回村創業,社區註冊有25家企業,涉及蘑菇栽培、咖啡種植與加工,以及檸檬、鳳梨種植等產業,解決了當地一批勞動力就業。

 今年35歲的村民林亞波,和丈夫一起在村裏的“農味飯莊”上班,每個月能掙6000元工資。“在家門口就能穩定就業,還方便照顧兩個小孩,真的非常滿意!”林亞波說,加上種植檳榔、椰子等,他們一家一年收入近十萬元。

 小小的村子,產業集聚效應顯現。而產業的發展,必然帶來農民的增收。2019年,才存社區38戶貧困戶全部脫貧。村民人均年收入從2009年的不足萬元,已經躍升到現在的2.1萬元。

 去年,才存社區進行“兩委”換屆。徐取俊的名片上,又多了一行文字:才存社區黨支部委員,主抓鄉村振興。

 身份變了,徐取俊身上的責任更重了。

 近年來,海南在全國率先提出發展“共用農莊”,將共用經濟理念運用到鄉村經濟發展中,為推動鄉村振興提供了新途徑。

 徐取俊決定再次出發:把才存美麗鄉村休閒基地升級為才存共用農莊。目前,農業互聯網小鎮運營中心、蘑菇體驗基地、親子漁田及胡椒、咖啡加工廠等新專案紛紛營業。2021年,才存共用農莊共接待遊客5萬余人次,各項收入401萬餘元,帶動村民就業近30人。

 “未來的才存會越來越美,村民的腰包會越來越鼓。”徐取俊信心十足。

 “和”與“美”的共鳴

 大山村沒山,但卻可以觀“百山”。

 4月21日,記者驅車來到定安縣龍門鎮大山村採訪。一入村口,只見一幅長達150米的中國百山圖躍然於牆面之上,千姿百態的山石奇觀,引人入勝。

 走到牆繪盡頭,村口的大榕樹前,你會遇到一間“水塔咖啡”。服務員符秋丹是一名當地的“90後”,負責為過往的客人捧上一杯香噴噴的咖啡或茶。

▲大山村村民將水塔下的閒置空間改造成大山咖啡屋。(圖/記者金昌波攝)
▲大山村村民將水塔下的閒置空間改造成大山咖啡屋。(圖/記者金昌波攝)

 “大山村真有氣質!”來過這裏的人,會情不自禁點評一番。

 但這氣質並非與生俱來。

 在村裏的文化館,一幅幅對比圖記錄著這裏發生的巨大變化:改造前,村道兩旁髒亂差,村民庭院雜草叢生、雜亂無章;改造後,一個乾淨、整潔、清爽、鳥語花香的美麗鄉村呈現在大家面前。

 2021年8月,定安縣委發出聚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的號召。龍門鎮決定,將大山村作為典型重點推進。

 本是好事,可愁於沒有專項資金的鎮村幹部,卻陷入了兩難。

 “沒錢怎麼辦?我們就‘自力更生’,幹部帶著村民一起幹。”今年51歲的大山村黨支部書記倪志堅當了快20年的村支書,“大山村要改變,這是難得的機會。”

 然而,事情並沒有倪志堅想得那麼簡單。

 儘管他和村幹部多次宣傳發動,仍有不少村民遲遲不動工。一些村民質疑:“過去這樣的項目都是委託專業公司幹,村幹部沒有一點經驗,怎麼可能幹得起來?”

 倪志堅冒出一個想法:拿自家先“開刀”。

 退伍軍人出身的他,說幹就幹。用了不到一天時間,他就把自家庭院收拾乾淨,還掛上了一張“美麗庭院”的木牌。

 “環境搞好了,享福的還不是咱自己嗎。”第二天,他就把村民拉到家中參觀,給他們現身說法。

 村裏的“五保戶”莫啟清,率先站出來支持。不僅房屋門前鋪上了草坪,連屋後菜園的柵欄與村道間不足半米寬的小小間隙,他也鋪上了草坪。

 “自家一畝三分地”是有著落了,村道和其他地方怎麼辦呢?答案還是黨員幹部帶頭。

 近兩個月的時間裏,倪志堅發動鄉賢和村裏幾位老黨員每天與村幹部一起壘石頭、清垃圾。

 村莊一步步蛻變,群眾看在眼裏,記在心裏,顧慮打消了。越來越多的村民加入創建隊伍,有人出錢,有人出點子,還有人不計報酬出勞力。

 村莊人居環境的改變,既是環境之變,也是人心之變。

 “六分地”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裏。

 村裏一名莫姓村民和一名倪姓村民,曾為一塊面積不大的土地權屬問題爭吵不休。久而久之,這塊原本位置不錯的土地,竟成了雜草叢生的撂荒地。

 2021年9月,得知村裏開展人居環境改造,莫、倪兩家再起爭執。“如果一直吵下去,只能是造成土地閒置。”倪志堅說,“為什麼不把這塊長期存在爭議的撂荒地交給村集體開發,當作村裏的公共用地呢?”

 剛聽到這個建議時,兩家人都火冒三丈。但倪志堅沒有放棄,對兩家人講起了“六尺巷”的故事。

 “俗話說得好,遠親不如近鄰呀”“如果鄰里間一直吵架,又如何教導孩子相互謙讓”……最終,倪志堅的勸導起了作用。兩家人終於想通了:“這塊地利用好了,大家都能受益!”

 隨後,這六分地被改造成小公園,並配套建設了公共停車場,成為村民遊客觀光休閒的好去處。

 看到變美的村莊,越來越多村民開始主動舍讓,為村集體騰挪出公共綠地:榕樹大觀、十姓公園、紅星廣場、七彩樂園……一塊塊綠地小公園,把整個村子點綴得溫馨而精緻。

 黨員群眾齊心協力,大山村煥然一新。

 實踐也證明,黨建引領是“辦成事”的前提。

 這一行之有效的理念,正被運用到大山村的產業發展中。

 2021年5月,大山村完成村“兩委”換屆。包括倪志堅在內,村黨支部成員全部從咖啡、荔枝、百香果、蓮霧、芒果園等種植領域的致富帶頭人中選舉產生。

 “堅持黨建引領,大力發展產業,是大山村鄉村振興的關鍵。”倪志堅說,通過成立集體公司運作的方式,大山村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帶動發展特色農業產業,成效顯著,“目前,全村人均收入達2.5萬餘元,在全鎮名列前茅。”

 “村靚、民富、人和美”,大山村通過黨建引領繪就的一幅鄉村藍圖,讓大家“跟黨走”的信念越發堅定。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