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痛、經血多恐藏子宮肌腺症 達文西手術助患者脫困迎新生

陳嘉霖醫師提醒,子宮肌腺症是女性常見婦科疾病之一,主要因為子宮內膜組織異位侵入子宮肌層所致。(記者孫義方攝)

〔記者孫義方台中報導〕四十五歲的吳小姐長期深受子宮肌腺症困擾,近一年來,每逢月經都大量出血,經血量多到使用夜用衛生棉都無法負荷,血紅素甚至多次降到只有健康人一半不到的血量,多次因嚴重貧血送急診輸血,生活與工作皆受到影響。

更棘手的是,吳女因血栓疾病必須長期服用抗凝血藥物,導致出血量更難控制,且因血栓風險無法使用常見的荷爾蒙藥物治療。吳女的子宮因肌腺症腫大至約懷孕二十週的大小(約二十至二十二公分,正常子宮大小約七公分),合併「子宮肥大手術困難+高出血風險+藥物治療受限」三重挑戰,讓她一度陷入無助。

因此,她到台中光田綜合醫院向婦產科陳嘉霖醫師求診,醫療團隊與吳女充分討論後,決定採「達文西微創手術」進行切除子宮。陳嘉霖醫師表示,多數患者術後三至五天內即可出院,約兩週即可恢復日常生活,感染與併發症風險也相對更低。對於如吳女這類屬於高風險族群的患者而言,達文西手術的微創優勢尤為關鍵。

陳嘉霖醫師說,子宮肌腺症所產生的問題通常會隨著年齡增大而逐漸加重惡化。(記者孫義方攝)

陳嘉霖醫師指出,子宮肌腺症是女性常見婦科疾病之一,發生率約為百分之二十至三十五,主要因為子宮內膜組織異位侵入子宮肌層所致。常見症狀包含嚴重經痛、經血過多、經期延長、子宮肥大等症狀,嚴重時需輸血才能穩定貧血狀況。不少患者誤以為只是單純經痛或貧血延遲就醫,或是將子宮肌腺症引起的大子宮誤認為子宮肌瘤(因為發生率都不低常常造成觀念上的混淆),子宮肌腺症所產生的問題通常會隨著年齡增大而逐漸加重惡化,通常會需要長期的綜合性治療。

臨床上,子宮肌腺症的治療方式主要分為三類:藥物治療(荷爾蒙治療或症狀治療)、非侵入性或低侵入性治療(例如:海扶刀、微波消融)、以及手術治療(例如:傳統開腹手術與微創手術)。但對合併血栓疾病、需長期服用抗凝血藥物、出血量較多且子宮腫大到二十多公分的吳小姐來說,無法使用藥物治療且非侵入性療法無法控制病情,傳統手術可能因出血量大、術後臥床造成的血栓併發症風險高而相對危險。因此,醫療團隊與吳小姐充分討論後,決定採「達文西微創手術」進行切除子宮。

由於達文西手術結合3D立體高清視野與靈活的機械手臂,能精準辨識並切除病灶,降低對周邊器官與血管的傷害,即使在處理腫大子宮時,依然能清晰分辨組織結構,大幅提升手術安全性。與同類手術相比,達文西手術不僅傷口小、出血量少,術後恢復速度也顯著加快。陳嘉霖醫師表示,多數患者術後三至五天內即可出院,約兩週即可恢復日常生活,感染與併發症風險也相對更低。

陳嘉霖醫師說,子宮肌腺症可能發生在任何年齡層女性,但隨技術進步,過去被視為高風險的患者,也能獲得安全的治療機會。(記者孫義方攝)

陳嘉霖醫師提醒,若經常出現月經量過多、經痛加劇、經期過長,甚至因貧血而感到頭暈乏力時,都可能是子宮肌腺症的警訊。千萬不要輕忽或一再忍耐,應及早就醫,由專業醫師評估病情並選擇最合適的治療方式。雖然子宮肌腺症可能發生在任何年齡層女性,但隨著現代技術的進步,許多過去被視為高風險的患者,也能獲得更安全的治療機會。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