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銅像在三亞水稻國家公園落成揭幕

▲5月22日,在三亞水稻國家公園袁隆平紀念園,袁隆平院士銅像落成揭幕儀式現場。(圖/記者利聲富攝)
▲5月22日,在三亞水稻國家公園袁隆平紀念園,袁隆平院士銅像落成揭幕儀式現場。(圖/記者利聲富攝)

【記者利聲富/海南報導】 5月22日,是袁隆平院士逝世一周年紀念日。上午10時,袁隆平銅像落成揭幕儀式在三亞市海棠區水稻國家公園袁隆平紀念園舉行。

▲5月22日,在三亞水稻國家公園袁隆平紀念園,袁隆平院士銅像落成揭幕儀式現場。(圖/記者利聲富攝)
▲5月22日,在三亞水稻國家公園袁隆平紀念園,袁隆平院士銅像落成揭幕儀式現場。(圖/記者利聲富攝)

袁隆平銅像人物淨高3.9米,基座高1.32米,配套廣場占地約2200平米。建造袁隆平銅像,旨在深入宣傳袁隆平科學精神、南繁精神,宣傳三亞在南繁育種中的貢獻以及對海內外遊客特別是中小學生進行科普教育,追憶和感謝袁隆平為世界糧食生產做出的巨大貢獻,傳承弘揚他樸素務實、深耕大地的勞動精神。

▲5月22日,在三亞水稻國家公園袁隆平紀念園,袁隆平院士銅像落成揭幕儀式現場。(圖/記者利聲富攝)
▲5月22日,在三亞水稻國家公園袁隆平紀念園,袁隆平院士銅像落成揭幕儀式現場。(圖/記者利聲富攝)

1968年冬季,袁隆平到三亞開展雜交水稻南繁育種,直到2021年4月7日返回湖南長沙治病,整整53個年頭。值得一提的是,1971年,袁隆平利用在三亞南紅農場發現的特殊不育野生稻資源成功突破對雜交水稻的研究,從此把雜交水稻和袁隆平這兩個名字牢牢刻在了世界農業發展史上。

50多年過去了,從三亞走出去的中國雜交水稻以高產量、品質好著稱於世。袁隆平先後在三亞基地裏選育出數十個雜交水稻品種,其中有10多個品種被全國大面積推廣。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