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梁君窮/海南報導】 綠意瓊島,萬物競生。從傳統的椰子、橡膠、檳榔“三棵樹”,到增加花梨、沉香、油茶後的“六棵樹”,海南人民用勤勞的雙手種出一片片“青綠”,大自然也不吝贈予豐厚的回報。
“六棵樹”與海南結緣已久。近者如橡膠樹,自被有識之士從南洋引種至瓊已百餘年;遠者如椰子樹、檳榔樹,在這片土地有文字記載以來便出現在海南先民的日常生活中;還有花梨樹、沉香樹,不知在深山雨林中頑強存活了多少個世紀。
翻開紙張泛黃的古籍,我們常能看見歷史長河中“六棵樹”的身影:椰子樹、檳榔樹長在房前屋後,伴著老百姓安享四時;橡膠樹的舶來史是一部濃縮的百年華僑愛國史;花梨、沉香製品作為名貴之物,被送至達官貴人手中;油茶樹結出圓圓的果實,為百姓帶來美味的香油。
檳榔 沉香
南藥為禮負盛名
檳榔是有名的南藥,在古代,它的用途十分廣泛,可嚼食、可入藥、可為嫁娶之禮。就嚼食檳榔而言,早在東漢,楊孚撰寫《異物志》一書就有提及:“檳榔若筍竹生竿……以扶留、古賁灰並食,下氣及宿食白蟲消穀,飲啖設為口實。”楊孚是當時南海郡番禺縣(今廣東省廣州市一帶)人,可見早在兩千年前,嶺南一帶已有嚼食檳榔的習俗,並且古人已認識到檳榔有消食的功效。
而後的兩千年間,嚼食檳榔的習俗隨著貿易的發展一路北上,不僅老百姓嚼,達官貴人也嚼。《紅樓夢》第六十四回就描寫了賈璉藉口要吃尤二姐的檳榔調戲她的場景。賈璉見尤二姐“手裏拿著一條拴著荷包的絹子擺弄”,便往腰裏摸了摸,說道:“檳榔荷包也忘記帶了來,妹妹有檳榔,賞我一口吃。”尤二姐道:“檳榔倒有,就只是我的檳榔從來不給人吃。”
或許是因為“檳榔”的字音寓意喜慶,古人在議定嫁娶之事等場合將檳榔作為見面禮招待來客。晉代稽含所撰的《南方草木狀》雲:“(檳榔)出林邑(今越南中南部),彼人以為貴,婚族客必先進,若邂逅不設用,相嫌恨。”客人未享用到主人提供的檳榔,竟心生怨恨,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作為禮品的檳榔在古人心中的地位。
清代白話通俗小說《嶺南逸史》中有一個橋段:“此是姑娘了,好一個人才!面龐兒與我相公一般,不知曾吃人家檳榔否?若不曾吃時,與我相公匹配起來,佳人才子,豈不是天上有地下無的一對好夫妻麼!”這裏的“吃人家檳榔”便是指定親事。
古時海南也有這種習俗,正德《瓊台志》風俗篇提到:“親賓往來,非檳榔不為禮。至婚禮媒妁通問之初,絜其檳榔,富者盛以銀盒,至女家,非許親不開盒。但於盒中手占一枚,即為定禮。凡女子受聘者,謂之吃某氏檳榔。”如今,在海南省萬甯、陵水等一些地方,仍然保留著將檳榔作為婚慶之禮的習俗。
除檳榔外,海南藥用植物中久負盛名者還有沉香,“海南沉香,一片萬錢,冠絕天下。”在《本草綱目》中,李時珍這樣盛讚海南沉香。
其實早在宋代,海南沉香便享譽中原,北宋宰相丁謂被貶海南期間撰述了《天香傳》,成為為海南沉香立傳的第一人。他寫道:“素聞海南出香至多,始命市之於閭裏間,十無一有假……曰:‘瓊管之地,黎母山酋之,四部境域,皆枕山麓,香多出此山,甲於天下’。”這篇《天香傳》,使海南沉香名氣更盛。
椰子 花梨
瓊島形象貫古今
“累累青子壓秋房,千尺高株掛碧蒼。”不用看詩名,光是從明代海南詩人王佐的這兩句詩,不少人便能聯想到海岸邊那一排排椰子樹的風姿。對許多海南人來說,從記事起,故鄉與椰子樹就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
據陳良秋《中國椰子史略》一文介紹,中國最早提及椰子的文獻是西漢司馬相如的《上林賦》,其中寫道“沙棠櫟櫧,華楓枰櫨,留落胥邪,仁頻並閭……”胥邪即椰子。東漢楊孚所著的《異物志》和晉代嵇含所著的《南方草木狀》,對椰子樹和它的果實有了更為翔實的描述,如“果實外有皮如葫蘆,核裏有肉白如雪,厚半寸,如豬油,食之美如胡桃味,裏有汁升餘,其清如水,其味美於蜜”“葉如栟櫚,高六七丈,無枝條,其實大如寒瓜”等。
至唐代,李德裕被貶海南時,曾作《貶崖州司戶道中作》一詩,詩中提到“桄榔椰葉暗蠻溪”,大意是他在海南島見到溪流兩岸的椰子樹很多,甚至遮擋住了陽光。
海南本地史志中最早記載椰子樹的是正德《瓊台志》,該書雲:“樹如檳榔,狀如棕櫚,葉如鳳尾,高十數丈。有黃、紅、青三種,黃性涼,青熱,出文昌多。”
到了明代,海南文化前所未有地昌盛,不少本土的文人雅士寫下不少詠椰詩,其中最為出名的是丘濬的《椰林挺秀》:“千樹榔椰食素封,穹林遙望碧重重。騰空直上龍腰細,映日輕搖鳳尾松。山雨來時青靄合,火雲張處翠蔭濃,醉來笑吸瓊漿味,不數仙家五粒松。”丘濬為明代海南走出的名臣,他在詩中寫五指山、寫椰樹意在表達自己對家鄉的眷戀,這也說明椰樹很早就是海南的標誌性樹種。
同樣為古代海南標誌性樹種的還有海南黃花梨,古書一般稱之為“花梨”,也叫“花櫚”。海南黃花梨花紋瑰麗、色澤柔和、香味淡雅,早在唐宋時期就被達官顯貴、文人墨客當作珍貴的玩物。
唐代醫藥學家陳藏器在《本草拾遺》中說:“櫚木出安南及南海,用作床幾,似紫檀而色赤,性堅好”。宋代地理學家趙汝適在《諸蕃志》中也提到“土產沉香花梨木等,‘其貨多出自黎峒’”。清代屈大均《廣東新語·木語》記載:“海南文木,有曰花櫚者,色紫紅微香……其節花圓暈如錢,大小相錯,堅理密緻,價尤重。”
油茶 橡膠
千磨萬礪出佳品
油茶,海南人又稱山柚。與椰子樹、檳榔樹相比,油茶與海南的聯繫似乎不那麼緊密,其實不然,數百年前海南人就已經在和山茶打交道。正德《瓊台志》記載:“山柚,文昌多。花白,即閩中茶油。”
我國古人很早就掌握了用油茶果榨油的工藝。明代《農政全書》記載:“每歲於寒露前三日收取渣子則多油,遲則油幹。收子宜曬之高處,訟透風,過半月則罅發,取去鬥,欲急開則攤曬一兩日盡開矣。開後取子曬極幹,入錐磑中碾細,蒸熟,榨油如常法。”
茶油兼具食用和藥用價值,《本草綱目》雲:“茶油性偏涼,涼血止血,清熱解毒。主治肝血虧損,驅蟲。益腸胃,明目。”《綱目拾遺》中稱茶油“潤腸清胃,殺蟲解毒”。
除此之外,茶油還有許多妙用,對此古時的海南人也有認知。鹹豐《瓊山縣誌》記載:“山柚,取子打油,香氣襲人,婦人用以澤發,亦可食。”該書提及婦女用茶油護髮,這一生活習慣至今在瓊海等地仍有保留。
在古代,茶油也是一種重要的外銷商品,屈大均所著《廣東新語》提到:“韶連始興之間多茶子樹,以茶子為油。客至輒以油煎諸物,為獻燕吳人購之,為澤膏發。”這說明當時常有外地人到廣東採購茶油,茶油是一種流通的商品。
油茶果受千錘萬擊始出香油,橡膠樹被一輪輪刀割方得膠乳。相較於油茶樹,橡膠樹在海南更為常見,但其實橡膠樹被引種至海南島僅百餘年,在山茶樹面前理應自稱“晚輩”。據民國陳銘樞《海南島志》載,清代末年,在南洋經商的何麟書將數千株三葉橡膠苗運回海南種植,過了10年至1915年,海南的第一批橡膠樹開割。
往後的歷史,不用史書提醒,今人亦不敢輕忘。20世紀50年代初,西方國家對我國實行經濟封鎖和禁運措施。為了獲取天然橡膠這一戰略物資,我國決定引進種植橡膠樹。國家一聲令下,由軍人、退轉軍人、技術人員、歸國華僑、各林業大學畢業生組成的數十萬墾殖大軍挺進海南,開墾種植了數百萬畝橡膠樹,鑄就了堅不可摧的綠色豐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