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新稻路 新米香

▲“隆望兩優889”大米。(圖/記者李豔玫攝)
▲“隆望兩優889”大米。(圖/記者李豔玫攝)

【記者李豔玫/海南報導】 悠悠萬事,吃飯為大。在中國人的餐桌上,米飯是最常見的主食之一。海南熱帶資源豐富,是聞名全國的南繁熱土,許多優質稻種從這裏“走”向全國。

然而,在國內大米市場上,卻很難看見海南大米的身影,黑龍江五常大米、廣東絲苗米、天津小站米、河南原陽大米等品種銷量遙遙領先。近年來,海南積極發揮南繁優勢,培育優質水稻品種,在打造優質大米品牌方面邁出新步伐。最近,海南省種子總站等機構舉辦的第四屆“海南好米”評選活動,為我們瞭解海南大米的突圍之路提供了一個新視窗。

從田間到舌尖的較量

近日,在三亞市崖州灣科技城產業促進中心二樓,米飯飄香。第四屆“海南好米”評選活動室內品鑒評選環節在這裏進行,39個稻米品種在這裏“打擂臺”,它們主要的闖關秘笈是:味道。

▲“隆望兩優889”大米。(圖/記者李豔玫攝)
▲“隆望兩優889”大米。(圖/記者李豔玫攝)

在評選大廳裏,各種參賽的大米被放入同一規格的電飯煲,加入同一種飲用水進行烹煮。40分鐘左右,亮鋥鋥的白米飯出鍋,工作人員將它們分裝在碗裏,標上記號,端去給評委品鑒。專家根據米飯的氣味、外觀、適口性、滋味、冷飯質地,在評分表中逐項打出分數。

“評委們要看米飯的顏色和光澤、飯粒的完整性等,用牙齒、舌頭等感覺器官仔細品嘗米飯的黏性、彈性和軟硬度,咀嚼時感受米飯的清香、甜味。待米飯變冷後,評委們還要看米飯的成團性、黏性和硬度。”活動主辦方負責人介紹。

海南省種子總站推廣研究員符海秋是評委之一,她端起面前的一碗米飯,先是仔細地聞氣味,然後觀察米飯外觀品質,緊接著用勺子挖一小塊,放進嘴裏,慢慢咀嚼,細細品味。

“別看都是白花花的米飯,用不同的大米煮出來的飯,外觀、味道差別不小。一碗好飯和一道好菜一樣,應該‘色香味俱全’。”符海秋說,優質的白米飯,用肉眼看,飯的顏色奶白、光亮,顆粒分明;用鼻子聞,有一縷淡淡的香味;用舌頭嘗,軟糯中不失嚼勁,吃後還有回甘。

“如果一種米蒸出來的飯,能達到這些標準,它就是我心目中的‘海南好米’。”她心裏有一把“量尺”。

與往屆不同的是,今年的“海南好米”評選活動增加了田間鑒定評價環節。“往年,企業直接把參評大米交給活動主辦方,水稻在哪里種植,採取什麼樣的種植方法沒有統一安排。今年,企業把種子交給主辦方,統一種植、統一管理、統一收穫,以確保評選公平公正。”海南省種子總站站長劉春光說。

具體而言,一個參評的水稻品種必須在田間鑒定評價環節達到豐產性、抗病性等方面標準,才能“過關”進入室內品鑒評選環節,獲得角逐“海南好米”稱號的機會。

在今年的評選活動中,經過田間鑒定評價和室內品鑒評選,“隆望兩優889”“野香優海絲”“鑫兩優香8”“金龍優柔絲”“美兩優秋香”等5個稻米品種從39個參評品種中脫穎而出,獲得第四屆“海南好米”評選活動金獎。

新品種引領海南米突圍

長期以來,海南米給人留下了質地粗糙、口感差的印象,即使是在本地的超市、商店裏,海南米也經常充當“配角”,銷售範圍較小。為了改變這一局面,近幾年來,海南的科研機構和農業企業積極發揮南繁優勢,選育了一批稻米達到國家優質米標準的水稻新品種。

海南農樂南繁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雜交水稻制種的企業。該公司聯合科研院所開展水稻育種和綠色高產栽培示範工作,多年來累計篩選出多個適合在海南種植的優質水稻品種。2020年,該公司選送的“九九新香”“壽香1號”常規稻獲得第二屆“海南好米”評選活動金獎。今年,該公司選送的“美兩優秋香”感溫雜交稻再獲金獎。

“‘美兩優秋香’這個新品種,是雜交稻育種專家李傳國花了多年時間選育出來的,米質好,也適合在海南種植。”海南農樂南繁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仕明說。

前不久,一場糧食綠色高質高效生產項目現場觀摩會在萬寧市東澳鎮集豐村舉行,近百名農業領域專家學者、從業人員現場觀摩了“隆望兩優889”品種試驗示範種植情況。

稻田裏,沉甸甸的稻穗彎下了腰。“這可是個好品種,畝產量可達1000斤,每斤大米的售價4元左右。”萬寧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有關負責人說。

“隆望兩優889”是湖南希望種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選育的秈型兩系雜交水稻新品種,目前已在萬寧大面積推廣種植。據統計,2020年至今,該品種已在萬寧累計推廣種植2萬多畝。

在今年的“海南好米”評選活動上,“隆望兩優889”大米因米粒細長、煮熟後柔軟可口且散發清香獲得了專家們的一致認可,最終斬獲金獎。

由中種集團選育的“金龍優柔絲”,是該集團最新研發的“柔絲系列”水稻品種之一,屬於長粒型優質稻,穩產性好,米質優。這一新稻種有望于明年推向市場。

功能米成市場新寵

“種優則糧豐,借開展‘海南好米’評選活動,我們抓緊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優良品種,滿足新消費需求。”劉春光說。

當前,消費者對大米的需求已從追求外觀、品質,逐步轉向追求內在品質、營養健康及功能性,富硒米、控糖米、營養強化米等功能性大米的市場份額逐年遞增。為此,海南萬甯、文昌、定安、儋州等市縣積極挖掘當地稻作資源,打造定安富硒大米、瓊山福稻等水稻公用品牌,推出富含微量元素、具有控糖等保健功能的大米產品。

依託南繁育種基地的科研力量,海南大學的科研團隊正在嘗試推出“量身定制”的稻米服務,根據不同人群的需求,為他們精准化生產稻米。比如,為腎虛的人群生產低谷蛋白含量的大米,為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生產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大米。

劉春光介紹,今年的“海南好米”評選活動首次增加了特殊類型稻品種評議環節,以探索形成海南特色專用稻種(山欄酒專用山欄稻、海南粽子專用糯稻、海南米粉專用稻等)的評選標準。在這方面進行探索,是為了發揮好稻種的作用,助推海南糧食深加工及相關特色產業發展。

“我們將發揮好‘海南好米’評選活動的風向標作用,提升活動的規格檔次,大力推廣種植獲獎品種,打造一批特色優質稻米品牌。”劉春光說。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