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賦能、新品培育、品牌打造……一顆海南荔枝背後的產業潛能

【記者傅人意/海南報導】 荔枝,有著“一果上市,百果讓路”的美譽。

 作為荔枝的原產地之一,海南荔枝有著“中國第一紅”的稱號。為何?因為地處熱帶的優勢,海南荔枝成熟快、上市早、品質好,每年4月,消費者第一口品嘗到的國產荔枝,就來自海南。

 但光有“早”的先天優勢,還不能保證持續跑贏市場。縱觀全國近800萬畝的荔枝種植總面積,海南荔枝產區面積僅有32萬畝,該如何做出更多文章?

 近年來,海南荔枝向新品種培育、精細化管理等方向尋求答案,通過不斷注入新的科技“內核”,釋放產業新動力。

 “荔”害的剋星

 整夜開燈熬、請來天敵驅,雙管齊下實現綠色防控病蟲害

 這幾天,在海口市永興鎮南島村的海口火山荔枝綠色高質高效生產示範基地(以下簡稱基地),村民們正忙著將採摘好的荔枝,打包裝上來自全國各地的大貨車。

 “我們種植的火山荔枝(紫娘喜品種),目前田頭價每斤17元到18元,價格一年比一年好!”看著這一派忙碌的場景,永興鎮荔枝協會會長肖植玉說。

▲荔枝,有著“一果上市,百果讓路”的美譽。(圖/記者傅人意攝)

 今年,海口荔枝種植戶普遍反映荔枝行情較好。這是多種原因共同促成的。一方面,受今年長時間低溫天氣影響,荔枝花期授粉受精不良,果實整體產量偏低,因而在國內市場上供不應求。另一方面,經過近幾年的品牌化打造,海口火山荔枝有了名氣,品質也穩定,市場銷路已經暢通。

 但在肖植玉看來,最根本的原因是果園裏來了“新客人”——

 今年3月,在基地茂密的荔枝林裏,一個個“守夜人”上崗了——它們在荔枝林上空布下“天羅地網”,讓喜歡晝伏夜出的荔枝天敵蒂蛀蟲唯恐避之而不及。

 這些“守夜人”,就是全省首次在荔枝種植領域應用的光碟機避技術及設備。夜幕降臨,果園管理者只需拉開總開關,這片荔枝林上空佈滿的燈網就會發出明黃的光,照得荔枝林亮堂堂的,讓蒂蛀蟲誤以為此時仍是白天。

 “蒂蛀蟲有一個致命的弱點,怕光。”海口火山荔枝綠色高質高效生產專案技術員李家巨集介紹,光碟機避技術通過在夜晚以持續光照幹擾蒂蛀蟲的活動,讓蒂蛀蟲不產卵或產卵極少,“我們在荔枝收穫前1個月,每晚7點開燈,早上6點關燈,將光照強度控制在一定區間,統一利用物理光照防治害蟲。”

 蹲在一棵雞蛋粗細的荔枝樹下,肖植玉輕輕搖了一下枝幹:“看,一隻蟲子都沒有,可見光照驅蟲的效果很好。”

 使用光碟機避技術,能大大降低病蟲害的防控成本。目前,基地的光碟機避綠色防控技術示範樣板園區占地200餘畝,裝有4000餘盞燈。肖植玉算了一筆賬:“使用光碟機避裝備,一晚上1畝地也就花費1元錢,按照200畝地來算,一個月花費6000元。這塊地涉及10個農戶,平攤下來,每戶每月只用出600元。”

▲H5 | 荔枝園的科技衛士。(圖/記者傅人意攝)

 除了蒂蛀蟲,在荔枝的生長過程中,還會遇到一種叫作蝽蟓的害蟲,專門和荔枝搶營養,導致荔枝生長緩慢。

 對付蝽蟓,基地請來了它的天敵——平腹小蜂。

 平腹小蜂是蝽蟓的卵寄生蜂。成蟲在果樹上活動,把卵產在蝽蟓卵內。蜂卵孵化出幼蟲後即開始吸食蝽蟓卵液,直接將蝽蟓消滅在卵期。發育成熟後的平腹小蜂,還會繼續寄生更多的蝽蟓卵。

 今年4月中旬,基地的荔枝樹上就多了一張張掛卡,掛卡上孵化著人工繁殖的平腹小蜂。一棵荔枝樹掛上兩張,就能把絕大部分蝽蟓“封印”。

 “平腹小蜂的成蟲壽命長達20多天,因此這種生物防治方法不僅安全無污染,而且持效期長。”省農業科學院熱帶果樹研究所副所長胡福初介紹,作為基地園區的技術支援方,該院經過多年研究證實,釋放平腹小蜂,對蝽蟓卵的防治效果達80%以上。

 天生“荔”質可期

 海南是世界荔枝種質起源地之一,還有巨大的種質資源未被挖掘

 為了保證荔枝果實的質與量,除了引入“黑”科技驅蟲,海南其他市縣的荔枝園也各有妙招。

 5月下旬的一天,儘管下著濛濛細雨,但文昌市東路鎮美德村的妃子笑荔枝園卻十分熱鬧,20多名村民正忙著採摘荔枝並裝筐。

 “以前我們自己管理的荔枝樹,一株產果30斤到40斤,用了專家教的技術後,一株能產果80斤!”荔枝種植戶洪傳說。

 是什麼樣的技術能讓荔枝樹的產量翻倍?

 該荔枝園技術支援專家、省農業科學院熱帶果樹研究所黨支部書記韓劍介紹了豐產背後的管理經驗:一是通過技術手段,減少荔枝樹開花量,提高坐果率;二是通過蒂蛀蟲預測預報,科學防控病蟲害;三是通過增施有機肥,提高樹體的營養積累,增強樹體對不良天氣的抗逆性,從而穩定果樹產量。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熱帶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研究員王家保認為,這是海南荔枝園從粗放式管理轉向精細化管理的體現,“從種植管理上看,海南荔枝園的管理水準比國內其他產區的平均水準要高,在荔枝樹的修剪、控花、病蟲害防治等方面,均已形成了較為穩定的技術”。

 當下,一方面,海南各地在不斷通過“後天努力”來鞏固荔枝產業的優勢,另一方面,業內有越來越多人意識到,海南荔枝還有許多“天生麗質”可待深挖。

▲海口荔枝園應用光碟機避技術,通過亮燈抑制蒂蛀蟲的活動,實現綠色防控病蟲害。(圖/記者傅人意攝)
▲海口荔枝園應用光碟機避技術,通過亮燈抑制蒂蛀蟲的活動,實現綠色防控病蟲害。(圖/記者傅人意攝)

 王家保介紹,海南是世界荔枝種質起源地之一,在全國乃至全球荔枝產業版圖中佔據重要地位,而省級荔枝種質資源圃目前保存著500多份不同品系的荔枝種質資源,為荔枝新品種培育創造了便利條件。

 目前,海南有妃子笑、紫娘喜、大丁香、鵝蛋荔等40多個荔枝品種,其中的無核品種和大果型品種已經形成一定種植規模,並發展成海南荔枝特色品牌。比如,海南自主選育的無核荔枝,目前主要有“A4無核”和“南島無核”兩個品種,果實色澤鮮豔,雙果並蒂,價格較高,每年在市場上都供不應求。

 省農業科學院熱帶果樹研究所研究員、國家荔枝龍眼產業技術體系海口試驗站站長王祥和認為,海南大多數地方的生態條件都適宜栽培早熟荔枝,具有發展早熟荔枝生產的優勢。

 “海南荔枝還蘊藏著巨大的種質資源未被發掘。”王家保說,通過不斷發掘、篩選,還能培育出更多優良的荔枝新品種。

 產業新生“荔”

 未來3年海南荔枝還將誕生新品種,專家建議做好“早”“特”文章

 儘管海南荔枝有許多獨特的優勢,但是海南荔枝產業的發展仍然面臨不少難題。

 比如種植面積難以擴大。目前,全國荔枝種植總面積為789.11萬畝,而海南僅有32萬畝。“海南荔枝的產量和種植面積不大,想培育成全國荔枝產業版圖中的‘單項冠軍’並不容易。”王家保說。

 此外,海南荔枝各品種的種植結構也不夠合理。目前,海南種植的荔枝品種,90%為妃子笑,這直接導致海南荔枝產期集中,不僅增加了病蟲害集中爆發的風險,也給銷售端帶來了壓力。

 對此,受訪專家建議,海南應加強培育更多具有本地特色的荔枝新品種,適當調整、優化當前的荔枝品種種植結構。

 為了攻克這些難題,海南荔枝產業相關研究團隊醞釀已久。從2010年開始,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省農業科學院熱帶果樹研究所加強荔枝種質資源收集和育種工作,已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正在申請新品種權保護和適應性試驗。未來3年,海南荔枝產業將出現新的品種,有助於延長海南荔枝的上市時間,降低同一品種集中上市的壓力,進一步提高海南荔枝的產業效益。

 近年來,海口火山荔枝、澄邁無核荔枝在塑造區域品牌上有了一定成績,但海南荔枝的整體產量仍然較小,如何更好地打響海南荔枝的品牌?一些業內人士建議,可由政府部門加大財力、物力投入,整合資源,統一打造“海南荔枝”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加大宣傳力度,讓海南荔枝更好地“走出去”。

 此外,王家保建議,海南荔枝要繼續保持“早”的優勢,加大力度選育更早熟的品種,還要擴大“特”的優勢,圍繞一些有地方文化底蘊的荔枝品種,講好海南荔枝故事,設立荔枝博物館等,打造“一村一品”產業。

 日前,省農業農村廳印發的《海南省熱帶特色高效農業全產業鏈培育發展三年(2022-2024)行動方案》提出,將全產業鏈發展荔枝產業,適度擴大無核荔枝等高端品種的生產規模,強化海南荔枝在RCEP成員國的宣傳推介力度等。

 值得注意的是,為了避免荔枝價格出現“大小年”情況,專家還建議,海南要加強冷鏈物流和冷庫建設,還可借力海南自貿港農產品加工政策優勢,引入國內龍頭加工企業,做好荔枝加工技術的儲備。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